当前位置:七三小说>玄幻魔法>调教大秦> 第六十八章 大朝议——长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八章 大朝议——长城 (1 / 2)

清晨的咸阳还泛着微微白雾,但是这丝毫影响不了百官们的脚步。

大秦帝国的大朝议在新年伊始开始了。

麒麟殿,始皇帝头戴冕冠,身穿黑色冕服,雍容华贵的端坐高台之上。

群臣纷纷见礼,随后按官职依次落座。

大秦现在有两位丞相,左相李斯和右相冯去疾。虽然明面上李斯的功劳似乎更大些,但是大秦以右为尊,右相冯去疾的地位是要高于李斯的。

身为始皇帝的左膀右臂,身为百官之首的冯去疾本身就是颇具才华。虽然后世的史书上对此人的记载只有只言片语,似乎看起来能力并不是很强,比之一直大出风头的李斯有种大大不如的感觉。

但是冯去疾能一直稳稳的担任大秦的百官之首,自有其过人之处。在辅佐始皇帝处理政务,管理百官上,冯去疾可以称得上老成持重。

右相冯去疾开始向始皇帝汇报过去一年来大秦的大事,这也是每个新年大朝议都会做的事。

大秦一统六国的现在,国内是无战事的。但是锐意进取的始皇帝并不满足于现状,令大将蒙恬北征匈奴,大将屠睢(hui)南征百越。而大秦去年最重要的事也就是北疆和南疆进行的征战。

当然,作为一统六国的强秦,此时的军事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对匈奴的征战进行的很顺利,大将蒙恬率领的正规军对付那些松散的游牧民族还不是手到擒来。

之所以历史上匈奴一直在北疆肆虐,一是因为华夏内部征战不断,二是因为华夏农耕文明不善马战。

而此时马背上的民族并没有骑兵三宝,也没有完善的军事力量。虽然可以趁华夏内乱不断的时候,依托骑兵的行动迅速深入中原劫掠。但是等华夏结束了内乱,就有足够的精力和策略对付这些来去如飞的匈奴。

历史上各朝各代的策略不同,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也有和亲亲善的,更有卑躬屈膝的。

但是现在是在大秦,大秦不需要卑躬屈膝,大秦不需和亲,大秦只需要知道敌人在哪里,然后打过去就是了!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暴力!

强秦一统六国的现在,始皇帝终于腾出手来收拾这些日渐壮大的匈奴。手下能征善战的蒙恬率领长城军团北逐匈奴,连战连捷。

而此时的右相冯去疾正在陈述北疆的战事。

“自前年陛下令将军蒙恬西北逐匈奴,攻略河南地,至今已有两年。前年夏日,将军蒙恬自上郡出征,攻略河套。于冬季来临之时肃清河套,将战线推进至黄河南岸,壮我军威。去年初春,将军蒙恬自九原渡黄河,兵分两路。一路攻高阙和陶山(今狼山山脉)一路攻贺兰山。匈奴仓皇逃窜,北撤七百余里,退守漠南。我大秦将士收服河南地,时至今日,匈奴不敢南下牧马!臣恭贺陛下,开疆

辟土!”

“臣等恭贺陛下开疆辟土!”

殿中群臣齐齐道贺。

今天可是大朝议,虽然现在只有右相冯去疾一个人在说话,但是群臣可不敢走神,尤其是这种既表忠心又拍马屁的时候,群臣可是很积极的。再说,此事也的确是值得庆贺的事,开疆辟土,与有荣焉!

“匈奴,我大秦之敌也!趁我大秦一统六国之时无暇顾及,时常来我大秦境内劫掠,朕恨不得尽诛匈奴!然匈奴深处漠北,虽然这次蒙恬击退了匈奴,但是不尽诛此贼,恐怕来日还要反复。众卿可有何主意,以解我大秦北疆之危。”

高台上传来始皇帝威严的声音,虽然蒙恬把匈奴打到了黄河以北,但是其主力仍在。雄才大略的始皇帝不是那种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的帝王,此时的大秦军队并没有实力深入草原追击匈奴。那漫长的补给线会生生的把大秦拖垮,至少现在的确没有很好的办法。

对大秦来说也不可能沿北疆防线布置大军,那漫长的防线需要多少军队防守?至少大秦现在还没有能力。

一切!都是因为实力啊!朕要可是要为后世子孙打造一个万世基业啊!

关于防御匈奴的事蒙恬有自己的想法,此刻蒙恬的奏章就摆在始皇帝的桌案上,隐约的可以看到几个字“臣请重修长城!”

作为一直戍守北疆的老将,蒙恬的意见深受始皇帝的重视,此事早已跟丞相讨论过,始皇帝心中早有定论。此刻提出来也是想看看群臣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意见。毕竟重修长城耗费巨大,实属无奈之举。

而此时台下的群臣也开始各抒己见。

“陛下,匈奴来去如风,我大秦将士以材官居多,恐怕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