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 军情司 (1 / 2)

这一场举办得很成功,大多数的官员都表示红薯挺好吃的,这玩意儿味道不错还顶饱,称作祥瑞当之无愧。

对于辣椒的评价则是两极分化,喜欢的人喜欢得不得了,讨厌的人也讨厌得不得了。

宴会过后,赵灵笙相信红薯和辣椒的名声就会很快传播出去。

过几年积累足够种子后,到时候大规模推广就很顺利了。

红薯推广之后,很容易就会被金国、蒙古等邻国获取,特别是对于蒙古来说,有了这个红薯完全就是如虎添翼。

赵灵笙也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吴笛的话让她打消了这个顾虑,这种红薯确实是能亩产万斤的苏薯八号,不过系统在所有的红薯基因里加入了一个基因锁。

就好像现代很多作物的种子不能留种一样,一旦留种会遭到种子公司的起诉不说,而且种子的优质基因会性状分离,作物会因此大幅度减产。

苏薯八号红薯凡是自行留种,第二年产量就会下降80%,第三年基本上就已经颗粒无收了,无论红薯藤多么的旺盛,块茎都无法膨大。

赵灵笙只需要建立若干个红薯种植基地,根据系统提示的方法培育种薯,每年供应当地百姓种薯即可。

一方面可以控制百姓种植红薯的数量,毕竟红薯固然可以填饱肚子,却不能长期的当饭吃。

第二也能最大限度的防止种薯流入金国、蒙古国,即使有利欲熏心之人将种薯卖出去,因为数量和种植年数的问题,也不会酿成大患。

等以后统一华夏大地之后,赵灵笙也能选择解除基因锁,让红薯能正常的自行留种。

辣椒和红薯一样,都设置了基因锁,只不过没有红薯那么严格。

自行留种后第二年产量下降50%,此后年年下降10%,直至最终保留在原产量的20%左右。

如果没有系统的这个基因锁,赵灵笙在没有取得对蒙古的绝对优势之前,是不敢公布红薯的存在。

最多只在临安附近的皇庄里种植,产出的红薯用高温灭杀活性后才送去赈灾,用作百姓以工代赈的口粮。

乔行简、葛洪、真德秀等人,在宴会结束后不久,也对推广红薯表示到了担忧。

赵灵笙对他们说了稍安勿躁,明年的时候她就会做一个对照组,自留种与培育的种薯做一个对照,他们就会放心的去推广了。

……

回到临安之后的下一个常平朝,赵灵笙给每个上朝的大臣们,发放了十斤红薯淀粉和十斤红薯粉丝,还有两斤辣椒当做福利,一同赠送的还有它们的做法。

红薯和辣椒的名声在临安快速传播起来,毕竟亩产57石的粮食,简直可以说是神迹了。

即使那个调味的辣椒,也能做到亩产8石多,比种粮食可要强太多了。

临安城中的百姓们,无不期盼着什么时候能吃到亩产57石的红薯,城外的百姓们,则是期待能够自己亲自种植红薯……

因为赵灵笙新君继位,大理、吐蕃若干部落、小日子的幕府将军,还有南洋的一些小国都派来了使臣贺喜。

这些国家的使臣,此时听说了有这种亩产惊人的粮食,哪里还能坐得住?

纷纷求见赵灵笙,想要谋求这种亩产数千斤的粮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