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三小说>历史军事>我的末日避难所系统> 第298章 重返北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8章 重返北美 (1 / 2)

看着康陶二号和三号相继出港,莫白对海军部的部长陈凡说道:

“船坞那边新的潜水母舰开始建造了吗?”

陈凡点点头:

“海军造船厂一共四个船坞,其中两个是大型船坞,专门用来建造康陶级潜水母舰的,五号舰下水之后,新的七号舰的骨架已经正在铺设了,至于六号舰,我们现在材料充足,早些时候我们在海岸线上发现了大批被风暴和飓风冲上海岸的船只,尤其在越南和泰国的海岸上数量更多,拆解队配合运输船已经忙碌了半年,把那些废弃的船只原地用激光切割机拆开,然后使用运输舰上的精炼机直接原地分解成各种需要的金属,然后运回来,所以在建造用的金属原材料方面我们是不缺的,再加上这次的船坞升级,建造速度已经比康陶一号时快了接近一倍,所以康陶六号不再需要两个月了,估计还有半个月就可以基本完成,加上加装其他需要的设备,再给额外的一周就可下水。”

莫白很开心,于是问到:

“其他的船坞现在都在建造什么?”

陈凡指着远处的船坞说到:

“中型的船坞一号正在建造排水量为两千八百吨的武库舰的二号舰,已经基本完工了,只是舰艇上配备的导弹还没着落,防卫部那边因为基本没有什么需要巡航导弹和对地战术导弹的需求,所以导弹也只是停留在设计图纸上,目前我们也只能把四发一组发射井的防空导弹和飞剑三型制导飞弹先装上凑数,但是它们都是近程导弹,对地支援都嫌弃它们射程太近,还没火炮打的远。”

莫白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好吧,别卖惨了,我会催科研部把巡航飞弹的实弹尽快拿出来的,正好我们有混元伞基地内的那种新型巡航导弹,它也是可以装入垂直发射箱内的,而且库存还有近千发,拨出一半来就足够两艘武库舰用的。”

陈凡这下开心了,他高兴的说:

“最后的中型二号船坞,里面是刚刚定型的半潜封闭式无人运输舰,专门用于近海物资运输的,原来的运输舰收到天气影响,一个月只有半个月可以正常航行,所以而且因为风浪大,货物也常被海水和雨水冲刷,所以我们在半潜战斗舰的基础上进行了放大和改进,专门设置了封闭式的货仓,而且因为是使用自动驾驶的无人舰,所以基本不需要考虑载员和操作的问题,使得内部空间更大,而且每个月可以水下三艘,现在的这艘就是这个型号的第四艘了,我们在东南亚和海南岛的几个基地之间的货物运输以后都要以它们为主力了。”

莫白想起一件事,问陈凡:

“气象局那边对太平洋的风暴研究的如何了?”

陈凡想了想说到:

“太平洋的超级风暴依然十分强大,不过我们这边比东南亚还好一些,弯弯岛挡住了大部分来自太平洋的飓风,使得我们的大部分沿海地区虽然风高浪急,但是总体来说水面船只还是能在近岸地区活动的。而且根据观察,风暴的中心正在向东偏移,而且整体强度从长期来看也有减缓的趋势,气象局认为在十年之后,沿海地区的水面航行将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莫白苦笑一声,还要十年才能让水面船只正常航行,看来至少这些年都要以潜水母舰和半潜运输船为主要船型了,自己舰队注定将会是一支近海防卫队。不过好处倒是明显,就是来自海上的威胁大大降低,即使北美发现亚洲的联盟,而且他们自己不内乱,想要介入亚洲区域就需要沿着北冰洋的沿岸一路才有可能过来,而联盟设在海参崴的基地只要建立几个远程反舰导弹发射阵地,就能封死大多数的航路,再加上海参崴本身就是一个成熟的潜艇基地,自己只要部署一支攻击潜艇部队就可以确保京都地区的安全了。

与此同时联盟还有两艘一万多吨的南海级潜水母舰,这两艘的主要功能是探索和登陆支援,主要用于对海参崴和东南亚的基地进行支援作战。而海军最大的水面舰艇就是联盟号和护航的052还有两艘新造的武库舰,但是它们就是渤海湾和海峡里晃悠,根本跑不了远海。

除了海军的事情,莫白还跑了一趟海南岛,那里的卫星发射中心已经是第三次发射低轨道卫星了,虽然由于气候和设备的限制,目前的低轨道卫星主要作用的还是通信联系,但是联盟的亚洲区域内的常规通信已经恢复了大半,多数的联盟定居点都安装了卫星通信基站来维持和其他地方的通信,而且有点不知道算不算优势,就是人口的稀少导致即便低轨道卫星的通信带宽有限,也能满足几乎所有人的要求。

这种低轨道微型卫星技术是莫白从华雷斯买来的,是mIx集团的独有技术,这让莫白想起来了末世之前一家专门做类似卫星业务的着名公司。

目前的三次发射一共发了超过一百颗这种微型通信卫星,当然这种小卫星的缺点也很多,单台卫星的带宽有限,使用寿命只有五年等,但是庞大的数量和低廉的成本使得它成了最好的选择,现在的联盟已经依靠这些卫星和东南亚的基地实现了通信自由,而且随着东南亚橡胶种植园的建设逐渐展开,那边的物产优势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在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准备之后,莫白乘坐刚刚返回的康陶三号舰踏上了返回北美的航程,这次和第一次前往北美相比,速度快了很多,成熟的航道加上熟练的母舰水兵,使得从天津港南下的速度非常快,不到一周就穿过了东南亚群岛来到了澳洲。

现在的澳洲墨尔本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常备据点,莫白将会在这里停留三天,不仅将会放下大量的补给和人员,还将会把这里重新放下信标,成为联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海外基地。

在南澳的墨尔本南部,有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吉朗,这里就是联盟在澳洲的主要基地,先遣队已经在这里找到了一处适合作为基地的设施。

就在吉朗的博物馆,这座博物馆靠近海边,还有一座坚固的码头设施,而且这座博物馆作为吉朗的当地政府规定的大型避难设施,有一座不小的地下避难所。

潜水母舰在吉朗码头浮出水面,这里环境四面有陆地,太平洋上风暴的影响被减弱了许多,使得这座港口成为可以停靠的码头。即便如此,陆地的暴风依然非常猛烈。

莫白站在母舰的指挥塔上,就被大风吹的摇晃不已,从海上卷来的水汽让整个不大的城市看起来就像长期处在暴风雨中一样。可以看出这座港口城市的相当多的建筑物都已经常年肆虐的大风摧毁了大半,到处都是被风暴刮飞的屋顶和广告牌,只有少数坚固的建筑物还算保持完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