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三小说>历史军事>鹅的三国> 第131章 辋川河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章 辋川河谷 (1 / 3)

自虎牙军开始修筑蓝田大营开始,每两天就有一支移民队伍走出蓝田谷,来到灞水附近参与建设。

移民队伍尽可能的携带粮秣、工具,可缺乏车辆工具,人力运输有限。

基本上也就每人能携带自身半月粮食,算上黑熊从渭南各县搜刮的粮食,还能支用四十天的样子。

四十天时间里,钟繇会持续调运粮食,渭南各县的秋粮也能完成征收。

这两批粮食入库存在不确定性。

为避免意外,黑熊带千余人进入长安城搜刮废墟,从中挑选大型木料。

造独轮车的关键部件需要阴干的硬木,现在来不及阴干,只能从废墟中搜寻。

哪怕是所谓的金丝楠木,只要适合,那就拿来做车轴。

有了独轮车,一支七百人的运输队配发五百辆独轮车,一车装五袋稻谷,一次就能运输五千石。

从蓝田到商雒县,来去一趟也就五天时间;一个月运输六趟,可得三万石粮食。

所以需要配备两支运输队,才能将积压在商雒县的粮食运输到关中。

这种事情需要司马芝全力协助,粮食充足,才是接下来与各方争关中的关键。

于是黑熊依仗阴干马的无限耐力,早上带人搜刮长安废墟,下午就来到三百多里外的商雒县邑。

商雒县邑城北河畔,这里有司马芝临时修筑的储粮邸阁;都是采用了南乡的修筑技术,粮仓用竹木搭建,悬空防潮。

做了两层防雨,码放着一排排麻袋。

司马芝引着黑熊检查这些粮食,同时讲述丹水流域的运输工作。

商县、上雒合并后,已经没有了商县,只有商城。

现在商城成了单纯的漕运中转,自商城以下,与南乡、襄阳有成熟的漕运河道。

只要不遭遇暴雨、洪峰,船队都是可以顺畅往来的。

而商城向北,与商雒县之间有几个急流转弯,需要在当地设立人手,以纤绳拉扯拖拽的方式强行通过。

这一百里河路落差也就二百米左右,不算多大,河流整体也不算湍急,坏就坏在几个急流转弯处。

目前没有人力开山破石,否则将这段河道捋直,能长远节省人力,让漕运向北延伸百里。

现在运输难点不是南乡到商雒,而是商雒到蓝田这一段陆运。

司马芝讲述完丹水漕运安排后,指着西北方向一条丹水重要支流说:“将军,丹水有东西两条支流,一条是东北冢岭山发源而出,其源头更长,是丹水之源;另一条就是这西北来的南秦河。”

黑熊眺望北面三四里两条河流汇合处,再观察南秦河的流量,也是可以勉强行船的。

难免有些惊喜:“你的意思是这南秦河可以延伸漕运,继续向北?”

司马芝一愣,他可没有这种疯狂的想法,当即说:“臣暂时不知,臣的意思是南秦河水力平缓稳定,想在岸边修筑水碓,以舂稻谷。”

稻谷的优点的耐储运,缺点是体积大;如果在这里脱壳,那陆运效率能提升四分之一。

而稻谷最好是在这里脱壳,因为丹水漕运过程中,粮食有概率受潮。

等更多的优质小型运船造好后,就能杜绝这个问题。

到那个时候,完全可以在襄阳或者南乡进行舂米。

黑熊听着司马芝讲述,点着头:“你用心了,你尽管扩大水碓规模。舂米得到的稻壳,我也有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