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历史回忆 > 第131章 从政三质 果达艺的千年回响(第3页)

第131章 从政三质 果达艺的千年回响(第3页)

唐代的狄仁杰是

“达”

的典范。他在豫州刺史任上,遇到越王李贞谋反案,酷吏来俊臣要株连数千人。狄仁杰明知武则天猜忌心重,却冒险上密奏:“这些人都是被胁迫的,如果都处死,会失去民心。”

武则天最终赦免了这些人。他在处理契丹入侵时,不硬拼而是

“缓兵以待,离间其众”,最终不战而胜。狄仁杰的

“达”,在于既能坚守底线,又能灵活变通,在皇权与民生之间走出了一条平衡之路。

三、“艺”:冉求的技与道

——

才艺力的实践维度

在《论语?先进》的

“冉有仆”

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冉求为孔子驾车时,孔子问他:“你觉得我是个博学多识的人吗?”

冉求回答:“是的。”

孔子却说:“非也,我只是用一个基本原则把知识贯通起来罢了。”

这个故事揭示了

“艺”

的本质

——才艺不是零散的技能,而是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

冉求的

“艺”

首先体现在行政实务上。《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冉求为季氏宰时,齐国入侵鲁国,他率军抵抗,在郎地大败齐军。战前他精确计算兵力、粮草、兵器,制定了

“分兵三路,佯攻牵制,主力突袭”

的战术,连孔子都称赞他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在治理鲁国时,他推行

“均田赋”,根据土地肥瘦制定赋税标准,让百姓心悦诚服。这种

“量化管理”

的才能,在古代从政者中极为罕见。

“艺”

更在于对礼乐制度的娴熟运用。冉求擅长乐舞,《论语?八佾》记载,他向孔子请教

“礼乐”,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冉求将这一思想融入政务,在季氏家庙祭祀时,严格按照礼制安排仪式,连细节都一丝不苟。他知道,行政的

“艺”

最终要服务于

“道”——

通过规范有序的治理,实现社会的和谐。

宋代的王安石是

“艺”

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是文学家,还精通财政、水利、军事,推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都有精确的计算和操作流程。在鄞县任知县时,他亲自丈量土地,组织农民兴修水利,“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王安石的

“艺”,在于既能提出宏大的改革蓝图,又能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这种

“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