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带着人走了过去,自动在队尾排了起来。
“这位兄台好,鄙人五福绸缎庄的管事,鄙姓柳,柳永,不知道这位兄台是做哪行生意的?”
刚站好,前面那个中年人就转过头来,主动的打招呼。
李超笑了笑,“某姓李,做羊毛生意的,柳兄可以称为我李青。”
“羊毛生意啊,这生意不错啊,自从洮州那边传回来的那个什么毛纺技术和手工织毛衣技术后,咱们这关东开了不少的毛纺工坊,许多百姓也都买毛线回家自己织毛衣,这羊毛需求量大增啊,有羊毛根本不愁销路的,都是抢啊。你做羊毛生意,还来这里打什么广告啊?”柳永问。
“我主要是收购羊毛,正如柳兄所说的,羊毛现在稀缺啊,到处缺货,所以我也来这里打广告,看能不能找到货源。”
柳言很善谈,也很热心。
“那你可来对了地方啊,我跟你说啊,这大唐半月谈的广告效果那是非常的好啊。花点钱,打个广告,整个长安都知道了,不出半月,整个京畿都能知道。这可比请人吆喝效果好啊,你想想,你请人吆喝,要让全长安的人都知道,得请多少人啊?要让全京畿二十多个县的人都知道,这得多少人啊?”
“而且,这广告打到报上,那就一直都在了。一传十,十传百,了不得。上个月东市的万福皮货行新开张,在上期的半月谈上打了一条广告,就几十个字,夹缝里的一行字,开业大酬宾,八折优惠,你猜结果怎么着,当天就来了几千号顾客,把他准备的存货全给买光了。我的个天啊,全买光了啊,本来是准备着能卖两月的货啊。”
“真有这么好的效果?”李超故作惊讶状问。
“那不可是咋地,效果太好了。”
“这么好的效果,这广告费也不便宜吧?”
“那倒也是,不过一分钱一份货嘛,算一算,还是很划算的。你看,现在好多商人都赶来打广告,排队都排不过来,还得先到这里花钱排队买号,然后才能按号到里面的广告处去跟他们谈广告。听说广告费涨了不少,但依然有好多人争着来打广告。”
听到这丝绸商人这么说,李超心里很高兴,看来这头道买卖果然好做。(未完待续。)
第440章 销量破万
假扮羊毛商走了一通流程后,李超对报社的运转情况越发的满意了。他当初跟主持报纸的那几位社长、编辑、管事们上过的课,效果非常好,他们理解的很好,甚至超出了李超的预料。
古代人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李超把流程模式一说,他们很快就给吃透了。
“现在一期的广告费是多少?”
社长公房里面,李超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问社中来开会的这些副社长、编辑、管事等骨干。大唐半月谈,虽然现在李超基本上是放羊状态,撒手不管,但他依然还是唯一的社长兼总编。
只是太久没来了,以致于有些新招来的伙计都不认识这位社长了。
“上期我们的广告卖的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期,卖了整整三百贯钱。”副社长很自豪的道。这是位头发半白的文人,曾经也当过刀笔吏,文字功底不错,也有些才情,可惜怀才不遇,蹉跎半生,始终只是个小吏。
李超后来特别聘请他出做副社长,主持半月谈的日常。
半月谈本是印刷坊的一部份,但李超早把他独…立出来,现在是自负盈亏,且完整属于李超的一家报社。
三百贯,对于那位副社长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值得自豪了。毕竟,三百贯就是三十万钱啊,又没卖书又没卖什么商品,就是在他们的报告的各个夹缝等地方,加点广告,然后一期就卖了三十万钱。
三十万钱堆一起,都是近两千斤的铜啊。
不过李超却没有多满意。
才三百贯钱而已,都还不够报纸的发行成本。李超的计划里,广告费不但要比报纸的印刷发行成本高,而且还得高出许多,有很多的余额。
上期发行了三千份报纸,还有三千份副刊,编辑印刷出版等成本,并不少。就算用上了活字印刷,用上了新技术生产的便宜纸墨,但算下来依然要两百文一本的成本,这个价格可不算便宜。
发行的时候,最后是卖每本五十文,等于卖一本亏一百五十文,正刊加副刊六千本,等于就亏九十万。这个钱,要用广告收益来填,只卖了三十万广告费,等于史上卖的最火的一期,还出了副刊,结果一文钱没赚,还亏了六百贯。
这当然是不行的。
李超还打算把半月谈降到二十文,甚至十文钱一本呢。收费越贵,买的人就越少,这半月谈的影响力就越小。
对于一心想做大这份报纸,做出一个平台的李超来说,他是不愿意一直是销量一两千份的,他希望有朝一日,这报纸能销个一万份。
一份报纸收费五十文,肯定是不可能卖到一万份的。
如果将来五文钱一份,卖一万份也不是没有可能。
关键的关键还是在于这广告费用。
“增加广告位置,另外还可以弄一些散页广告,夹在书里。”
这种散页广告,就等于是整版广告了,单独开一个版,精心排版,甚至可以弄上插图,到时可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