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做起点 > 第295部分(第3页)

第295部分(第3页)

“朝廷此前裁撤行台府,现在却又设立节度使,这岂不是倒退?”

面对着群臣的这些意见,李世民态度很好。

“诸位爱卿说的都有些道理,不过今日暂且先不议这些,朕昨夜刚接到一份奏章,先向诸卿宣告。”

内侍上前,开始宣读。

“关内道大都督秦琼转奏朔方镇节度使李超奏本!”

“臣朔方镇节度使李超向陛下飞报大捷。。。。。。”

灵武大捷,天大的捷报,出兵半个月,李超不但从长安到了灵武,走了一千五百里路,平均一天百里,用了惊人的快速。而且李超还打了个大胜仗,非同一般的大胜仗。

十五天时间,从长安赶到了灵武,就两万人马,连后勤民夫都没带。

他们不但用十五天时间赶了一千五百里路,甚至还把梁师都斩杀了,还斩获五千首级,俘虏八千伪梁军,招降三万兵马,并收复了整个灵州,获五万百姓,牛羊数十万头,田地百万亩。

这,满殿的大臣听的震惊万分。

褚遂良更是待宣读完后,第一个出列。

“臣褚遂良有本启奏,臣要弹劾李超,谎报军情,欺君罔上!”

褚遂良,门下省修文馆学士,主持馆中日常事务,被称为馆主。在李世民为太子后,原秦王府文学馆就已经撤消,大唐剩下两馆一院,东宫崇文馆,门下省修文馆,中书省置翰林院。

禇遂良是原文学馆学士褚亮之子,初在秦王府做铠曹参军,如今自己是修文馆学士,还晋封为黄门侍郎,是原秦王府中升迁极快的一个。

这位才三十出头,年轻的黄门侍郎,根本不相信这封捷报是真的。

“陛下,李超根本不可能带着两万府兵,只用了十五天时间,就从长安到达了一千五百里外的灵州。”

“李超所部多马骡,又无辎重之累,在大唐疆内行军,日行百里,并非不可能。”李世民为李超解释。

“日行百里,半月行一千五百里,就算李超能做到,可赶到灵州,也已经是疲惫之极,他还如何斩梁师都,夺灵州?”

“况且,斩敌五千、俘虏八千、纳降三万,还斩梁师都,陛下,这样的捷报,你信吗?反正臣是绝对不信的,这不过是李超的假捷报,目的,不过是瞒骗朝中,诓骗殿下,好让朝中支持他那个冒险之极的收复灵武计划而已。”

“臣请求陛下立即下旨,撤回军队,召回李超!”(未完待续。)

第469章 不管你们信不信,朕是信的

第四更送上,求些订阅打赏!

褚遂良以前是跟着西秦霸王薛举的,那时他爹褚亮是薛举的黄门侍郎,褚遂良做的是通事舍人,掌管诏命呈奏案章,都是中枢要职。后来薛举病死,其子进军长安路上败于李世民,父子俩跟着降了李世民。

褚亮成了秦王府文学,褚遂良成了秦王府铠曹参军。再后来,褚亮成了十八学士之一。如今褚亮是散骑常侍、爵封阳翟县侯。

现在李世民重用褚遂良,认为他有学术、耿直,尤其是对他忠心耿耿,如飞鸟依人。对于褚遂良自是十分重用,如今不但让他主管修文馆,而且还担任了重要的门下侍郎之职,这可是门下省的次官。

这也符合新皇帝如今的用人喜爱,大量提拔年轻人,许多原来官职不高的官员,纷纷一跃进入中枢。如玄武门并列第一功的六人,除了秦叔宝尉迟恭两员武将,李超等四人都已经进入中枢,房玄龄加检校中书令,李超、长孙无忌、杜如晦皆加平章事。

褚遂良跃升黄门侍郎,进入中枢,深得李世民信任。

“臣绝不相信李超能够有此战绩,此定是谎报!”褚遂良不过三十出头,又深得皇帝信任,自是年轻气盛之时。对于比他更年轻的李超,也是有些不服气的。

李世民待他说完,却是道,“不管你们信不信,朕是相信的。”

这话一出,褚遂良脸色很难看,皇帝如此直接的反驳了他。

殿中不少人则还有点兴灾乐祸,目光望向褚遂良,暗道,褚遂良虽然最近很红很火,可依然还是不敌李超啊。

李文远都被贬到一千五百里外了,可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很然很重。

褚遂良很不服气,他心里确实不相信李超能取得那样的战绩。他虽没打过仗,可也跟着出征过多次啊,谁有这样的本事?

连秦王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本事,李超怎么可能有。

“陛下,臣愿前往灵州宣抚慰问!”

宣…抚慰问,说的挺好听,其实就是打算亲自前往灵武,仔细查验。若是李超敢有半点谎报,他一定能够戳破。

“褚爱卿是朕的黄门侍郎,门下省也离不开卿。”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