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府的新政像春雨一样浸润着这片土地,百姓们刚刚尝到“均田免赋”的甜头,脸上多了许久未见的笑容。
但向拯民心里跟明镜似的,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鄂西这片地方,山连着山,寨挨着寨,住着土家、苗、汉等多个族群的百姓,语言、习俗、心思各不相同。
光靠他一个人,或者施南府这一套班子发号施令,时间长了,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也容易让下面的人感觉隔阂。
这天,他把覃玉和柳明叫到跟前,说出了琢磨已久的想法:“咱们现在地盘大了,人多了,族群众多。以往土司各自为政,相互提防,甚至仇杀,这不是长久之计。我想成立一个‘民族议事会’,把各族有头有脸、说得上话的首领、头人都请来,定期到施南府开会,一起商量怎么治理地方、发展生产、保卫家园。你们觉得怎么样?”
覃玉眼眸一亮,立刻领会了其中的深意:“拯民兄此议大善!此举不仅能集思广益,使政令更贴合各地实情,更能让各族首领感受到尊重,增强其对施南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谓一举多得!”
柳明也抚掌赞叹:“妙啊!‘议事会’之名,既显郑重,又避‘朝会’之僭越嫌疑。各族共商,正合‘共和’之初衷,可消弭隔阂,凝聚人心!此乃长治久安之良策!”见两人都极力赞成,向拯民便下定决心。
他立刻让人制作请柬,盖上守备府大印,派得力人手,分头送往辖区内各个主要族群聚居的寨子,邀请他们的首领或德高望重的代表,于半月后,齐聚施南府,共商大计。
消息传出,在各族首领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的觉得新奇,想看看这位“向守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有的心存疑虑,担心是“鸿门宴”;也有的觉得这是个为自己族群争取利益的好机会。
到了约定的日子,施南府守备府那座最大的议事堂被布置得庄重而不失亲和。收到请柬的各族首领们,怀着各种心情,陆续抵达。
有穿着土家对襟彩衣、头包布帕的土家族寨主,有身着苗族百褶裙、头戴银饰的苗族峒主,也有穿着汉家儒衫或短褂的汉族乡绅代表,一时间,议事堂内服饰各异,语言稍显嘈杂,气氛微妙。
向拯民作为主人,坐在主位,覃玉和柳明分坐两侧。覃玉面前摆放着笔墨纸砚,准备记录。会议伊始,难免有些拘谨和试探。
向拯民开门见山,说明了设立议事会的初衷:“今日请诸位来,没有别的意思。
就是想告诉大家,这鄂西的山,是大家共同的山;这鄂西的水,是大家共同的水。以往各族各寨,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刀兵相见的日子,该过去了!从今往后,施南府的大事,比如赋税如何定才公平,商路怎么修才顺畅,军队怎么建才有力,乃至各村各寨的纠纷如何调解,都希望能听听诸位的高见!
咱们一起商量着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越来越好,让各族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他态度诚恳,言语实在,没有高高在上的官威,让在座的首领们放松了不少。而就在议事堂外,雪魄安静地趴在廊下的阴凉处。
它似乎明白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四处走动,只是偶尔抬起眼皮,看一眼堂内的情况。
它那雪白威严的身影,以及“白虎图腾”在各族心中早已种下的敬畏,无形中给这场会议增添了一种神圣而和谐的氛围。
一些原本还想争强好胜、言辞激烈的首领,看到门外那尊“守护神”,也不自觉地收敛了几分气焰,说话更讲究起道理来。
会议在覃玉娴熟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议题主要围绕三大块:内政治理、商路规划和军备建设。
一开始,大家还比较客气,说的都是些场面话。但随着讨论深入,涉及到具体的利益分配时,不同的声音就开始出现了。
就在这时,一位来自西山苗寨的老峒主,清了清嗓子,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官话开口了。
他先是赞扬了向拯民废除苛政、均分田地的善举,然后话锋一转:“向守备,覃姑娘,各位首领。
我们苗寨,住在西山里头,山高路险,出来一趟不容易。寨里的山货、药材都是好东西,但运不出来,换不成盐巴、铁器。
娃娃们想去学堂,也得走好几天的山路……老夫有个不情之请,官府……能不能帮我们修一条路?不用太宽,能走马车就行,把我们从山里,连接到施南府的官道上?”
老峒主说完,有些忐忑地看着向拯民。修路,耗费巨大,以往向土司提这种要求,根本是想都别想。他这话一出,其他几位来自偏远寨子的首领也纷纷附和,表示他们那里也有同样的困境。
议事堂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向拯民,看他如何回应这个既实际又有些“过分”的请求。
向拯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覃玉和柳明,用目光征询他们的意见。覃玉微微点头,轻声道:“欲富先修路,此乃通则。西山苗寨物产丰富,若能通路,不仅利于苗民,其山货药材输入,于我施南商贸亦大有裨益。只是这工程耗费……”
柳明也捻须道:“确为利民之举,可彰显官府对各族一视同仁之仁政。只是需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向拯民听完,心中已有决断。
他站起身,走到那位苗寨老峒主面前,郑重地说道:“老峒主,您这个请求,提得好!路,必须修!不仅要修苗寨到施南的路,将来,所有偏远寨子,只要条件允许,我们都要把路修通!让山里的宝贝能运出来,让外面的好东西能送进去,让娃娃们能方便地去学堂读书!”
他环视众人,声音铿锵:“此事,我向拯民许了!覃姑娘,请你会后立刻着手规划‘苗寨-施南’官道事宜,勘测路线,核算费用,招募民夫,尽快动工!所需钱粮,由府库拨付一部分,亦可以‘以工代赈’方式,招募流民和当地青壮参与,按劳付酬!”
“好!”“向守备英明!”“这才是为我们办实事啊!”那位苗寨老峒主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起身就要行大礼,被向拯民赶紧扶住。
其他首领也纷纷叫好,尤其是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更是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向拯民在他们心中的威望,瞬间又提升了一大截。
这个插曲,彻底点燃了议事会的热情。随后,关于商路税收比例、民兵训练、边境巡逻等议题的讨论,虽然仍有争论,但气氛明显更加融洽和务实。
大家都意识到,这个议事会,不是走个过场,而是真能解决问题、为自己族群谋福利的地方。
覃玉运笔如飞,仔细记录下每一条有价值的建议和最终达成的共识。首次民族议事会,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
它不仅为施南府的治理注入了更多元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它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辖区内各族势力的心,初步凝聚在了一起。
会议结束后,各族首领离去时,脸上大多带着满意和期盼。而雪魄,也才慵懒地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晃了晃庞大的身躯,走到向拯民身边,用脑袋蹭了蹭他,仿佛在说
:“看来,今天干得不错。”向拯民抚摸着它柔软的皮毛,看着远处群山,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这条“民族共商”的道路,或许会比征战更加艰难,但也必将更加稳固和长远。一个真正融合、团结、强大的鄂西,正在这每一次的商议与共识中,悄然孕育。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