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10许光达 > 第4部分(第2页)

第4部分(第2页)

一个当官的走到他们身边阴阳怪气地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掉队的!”

“你们是干什么的!”许德华反问道。

“老子是第二十军的!”当官的很得意地说。

许德华他们一听就明白了,原来这是贺龙第二十军的起义部队,这是一伙有组织的叛变者。“你们要去哪儿?”当官的仔细地看着许德华他们几个。

“不知道!”

“他妈的,当了俘虏还敢嘴硬,给我搜!”

接着,几个当兵的上来搜身,许德华他们临来时,九江党组织发给他们的银元、红领带,都被他们收去了,幸亏许德华事先把他们几个人的组织介绍信藏在鞋里,不然就要坏大事了。

“报告营长!这里还有!”一个士兵说着把三张《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毕业证书递给了当官的。许德华的毕业证书因被父亲许子贵要去保存才免遭劫获。当官的接过三张毕业证书,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哦!

你们也是黄埔生,我们是同学,本人是黄埔第三期,我说几位老弟,还是跟我们一块干吧,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见许德华他们五位没什么反应,就向他的手下挥手说:“把他们带下去,让他们考虑考虑!”

他们几个被关在了一个黑屋子里,门被锁上,窗子被钉死了,屋子里有张圆桌和几把椅子。

许德华从一进屋就四下打量,寻找出口,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天窗上。

几个战友也围过来。

“要拉我们入伙,办不到!”

“得想个办法逃出去!”

“怎么逃?”

许德华用手指了指天窗,大家会意地笑了。

夜深了,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远处不时地传来狗吠声。门口的哨兵也停止了来回走动。是时候了,老黄一挥手,几个战友登圆桌踩上椅子,一个个从天窗爬了出来,很快消失在夜幕中。1927年8 月。宁都。

清晨,宁都城头的红旗在朝阳的映照下,格外鲜艳,一阵军号声过后,口号声此起彼伏,城门口的哨兵持枪而立,胸前的红领带鲜艳夺目。

这时,从城门外走过来几个军人,从他们那褴褛的军装和眼里涌出的泪花,一看便知是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的人,这几个人便是许德华和他的战友。他们终于追上了起义部队。哨兵依然要例行公事地问一声,“口令!”

“打野外!”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九江党组织交待的和起义部队的接头暗语。多少天来,他们就盼着这一时刻。

“什么?打野外?”哨兵略一迟疑,随后又恍然大悟,笑着说,“对对,是打野外!”他走上前去握着他们的手激动地说,“同志,你们辛苦了,欢迎你们!不过,你们用的接头暗语已经过时了,现在部队整天在外边,用不着‘打野外’了,现在的口令是:”打倒蒋介石!‘好,请进城吧!“

原来驻扎在宁都城的是担任起义军后卫的第二十五师,归属叶挺的第十一军。起义军在广昌时兵分两路:左路军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第二十军军长贺龙率领经石城去壬田;右路军由第十一军军长叶挺、第九军军长朱德率领经宁都去壬田,两军约定于8 月18日在壬田会师,然后合击瑞金。

在第二十五师师部,两个年轻军官正在商议着什么,一个是师长周士第,北伐的功臣,另一个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硕勋。

“报告!”许德华他们走进师部向两位首长敬礼。

“欢迎你们!”周士第、李硕勋热情地握住了他们的手。

随后,许德华他们递上了组织介绍信。

“你们来得太是时候了,部队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很多,正需要人手!”周士第看过信后递给李硕勋,高兴地说。

“好家伙!从九江到宁都,你们走了快四百公里的路,了不起。从离开南昌以来,就不断地有逃兵,而你们却不怕艰苦,追赶部队,有你们这样的好同志,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胜利!”李硕勋手拿着信,热情地说。

周团长又向他们介绍了南昌起义以来部队的情况。

“首长!给我们分配任务吧!”许德华急切地说。

“不急,你们先休息一下,然后再分配任务!”

吃过午饭,许德华告别了几位一同追赶部队的战友,向着第七十五团团部走去。

第七十五团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她的前身是北伐时期叶挺独立团的第一营。这个团的绝大多数官兵都是共产党员。团长孙一中是一个出色的军事指挥官,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黄埔第一期生。

来到团部,许德华正要报告,从里边走出一个年轻的军官,差点与许德华撞个满怀。许德华眼尖,一眼认出这是他的军校同学廖运周:“运周!”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