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家族的代表听到是于骏将三井花子送到了大使馆里,表情说不出的别扭。
虽说是旁支,但要是三井花子闹出些什么丑闻,那对三井家也不是一件好事。
听郑梦准要请李林博去大使馆里要人,都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折中的法子,既不用将事情闹大,也不用惹怒某个人。
何况,李林博就在教堂里。
……
于骏让周俊永找来了几位汉城大学里电子学、材料学、半导体学的教授,趁洛媛扶着三井花子去客房里休息的机会,跟这几位学者了解一下现代晶圆厂的状况。
现代集团主管电子业务的公司叫现代数码电子,简称现代电子,下辖有两间的晶圆厂,共3条生产线,主要生产8英寸,0。18微米特征尺寸的cu。
这个8英寸并非是cu的尺寸,而是可以切割的cu的总体的尺寸。
就跟面板厂一样,50英寸的生产线,能切割出4台12英寸的液晶屏。
切割尺寸越大,那对于材料的节约和生产成本的节省有着很大的好处,光是省水一项上,那都是惊人之数。
而0。18微米是指生产技术,也指cu内每个晶体管的大小。
按照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1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按言之,用同样的价格每18个月就能买到性能1倍的电脑。
而要算上通货膨胀的话,也不会超过2年的时间。
0。18微米是Inel1999年的生产技术,并非是最先进的,01年的时候Inel的制造工艺已经达到了0。13微米,预计到03年的时候将达到90纳米。
但现在云电准备要投资兴建的晶圆厂是邹宗循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弄来的,制作工艺不过是0。25微米,想要赶上Inel还是差了很远。
就算是委托给友达光电代工,友达光电的技术也才是0。18微米。
现在三星都准备要上0。13微米技术了,差上几个世代,实在没有什么意思,喻君豪已叫停了邹宗循的生产线引进。
因为在纳米制造工艺上,柳稀那变态式的研发进度,预计将在年底能拿出90纳米的制造工艺来,虽说仅仅是在实验室里的技术,但要转成商用技术的话,最多半年。
也就是说到明年中,云电的cu制造工艺就能赶上Inel。
这听来不可思议,但想想柳稀在新材料方面的投入就清楚了。
在纳米技术方面,纳米电子学、纳米磁学、纳米材料学等等各方面,柳稀每年的投入都在30亿美元的级别,而在99年全球的投入不过是20多亿美元。
有西岭强大的资金支持,光是纳米研究室都建了30多个,光是柳稀一家的研究,差不多能抵得上好些个国家加起来了。
要将西岭的专利申请都加起来的话,2002年将毫无争议的超过所有企业排到第一。
就算是分拆开,云电和柳稀也能排上前5,柳稀还极有可能超越云电排到第一位。
6000亿资金在于骏深思熟虑后,将有1000亿注入到柳稀中,加强在新材料和稀土材料的研究,以争取早日能将原矿石出口全都转换成材料出口。
找这些专家学者是想近一进了解现代晶圆厂的状况,收购0。18微米的晶圆厂没必要,但他不会放过给郑梦浩添乱的机会。
晶圆厂的代工全都被台湾的台积电、友达光电、联发科拿走了,现在生产难以为继,数十亿的投水可能打了水漂。周俊永首先说。
他对被邀请来到大使馆里议事,他心情还是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