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 第521章 百日阁老二十六(第2页)

第521章 百日阁老二十六(第2页)

“不若就按郑阁老的票拟……”谢迁晓得李东阳的性格,开口。

郑直将题本上的票拟扯下来,扔进火炉,然后把题本扔到一边。看谢迁不吭声了,催促道“谢阁老讲啥?”

李东阳起身就走,谢迁也站起身“郑阁老莫忘了,如今你也是辅臣。再者,也是身兼文武两职。不讲偏颇,总要左右相济对不对?”也不等郑直开口,拱拱手“俺们下午再来。”讲完走了出去。

郑直冷笑。人无欲则刚,他一时半会儿死不了,况且如今已经快到腊月,伤口也不容易感染,不怕。当然,最重要的是,郑直被烧的伤只是看上去很严重,其实大梁砸下来的时候,他已经躲开了大部分。之所以如此狼狈,不过是郑直为了博同情,趁势跑了出来,否则他不是白冒险了。

既然两个国贼还想耗下去,那就看谁丢人。更何况郑直还有底牌,孙汉人活着,哪怕没有证据,英国公和保国公……遭了,十三姐……这这这,天意如此。

昨夜皇宫大火一早就传遍了大街小巷,有过多次经验的边璋得到消息就先来到喜鹊胡同,找到了准备给郑直送饭,顺便打探消息的朱千户。

“封门?”朱千户低声问“俺家十七爷……”

“没有。”边璋立刻道“俺这就去扫听,给大郎讲这些就是怕惊扰到师弟后院。”

朱千户点点头“让三郎跟着边庶常一起去,他腿脚快。”

边璋自然不会和朱千户计较那么多,立刻答应,带上急匆匆被喊过来的朱总旗转身就走。

待到了翰林院,准确的消息已经有了。郑阁老被骗蹈火救驾,虽然性命无忧,却受了伤,如今在文渊阁养伤。

边璋的心都揪了起来,无它,这事不对。郑直受了伤,不上本回家治伤,反而留在文渊阁是啥意思?

郑直的异常举动很快也被有心人留意到,于是各种谣言冒了出来。

“郑阁老快咽气了……”

“浑身烧的就剩下一张嘴了……”

“那张嘴还冒火星……”

不等边璋分辨真假,外边传来了更加扑朔迷离的消息。天一亮,街面上一家名为‘逸闻斋’的小报,刊登了关于定国公府侵占直隶军田、退耕皇庄的消息。报纸上,还附带了各种详细账目。

继而又有消息传出,昨日敲登闻鼓的人乃是在都察院的观政进士孙汉。关于定国公侵占军田、皇庄的证据就是他们一行五人跟着清军御史卜周在直隶搜集的。而就在回京路上,一行六人遭到了截杀,只有孙汉跑了回来告警。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截杀朝廷御史,还是在直隶,这简直是践踏朝廷威严。

有聪明人很快察觉不对,先不讲那家小报捅出来的详细音耗令人生疑,单单昨夜奉天殿这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就不简单。虽然奉天殿位于外朝,可同样有大量的中官。而定国公府若没有中官协助,咋可能侵吞皇庄?

边璋晓得孙汉和郑直的关系,大概懂了,郑直不是救弘治帝,而是想要救孙汉。不过这是他的猜测,绝不敢讲给任何人。

只是这件事并没有引起都察院的兴趣,早朝时,根本无人提及。众人的兴趣反而是纷纷向弘治帝谏言,彻查奉天殿失火。当然还有一群官员谏言奉天殿大火是上天的警示,请陛下广纳群臣意见,清退斜升官等。

这自然不是都察院认怂了,而是事发突然,都察院到如今都还没有见到孙汉本人,实在无从下嘴。只好依据道听途说的,先咬准了调查奉天殿失火,为日后做准备。

好在中午郑墨送来消息,郑直没事,不过受了些小伤。如今正在和李东阳等人为都察院、兵部议功的题本较劲,所以才迟迟不肯回家养病。

松了一口气的边璋忙让守在外边的朱总旗回去送信。然后叮嘱郑墨赶紧回去,有消息就送出来。

“卖报嘞,卖报嘞!惊天大案,皇庄侵没!”郑墨出了翰林院就往皇城赶,没走几步,就听到了报童的叫卖声。他拿出一文钱,买了份却不看,而是揣进怀里,继续赶路。

无它,这报上的内容他昨夜看过。若没错的话,这上边刊登的就是昨夜刘东山拿来的文章。只是郑墨斟酌再三后,推了。毕竟保国公求娶十三姑母的事,郑墨也听人讲了。因为郑直讲过,对于张家送来的文章可以不登,却不要阻拦,所以郑墨只是冷眼旁观。原本以为刘东山会找方宁的三友斋刊印,却不想竟然找了一家闻所未闻的报斋。

进皇城之后,郑墨迅速回到文渊阁。来到后值房,此时待诏张陆捧着盛放两份题本的托盘,刚刚从屋里出来。对方身旁还跟着郑彪,他赶紧让到一旁行礼。因为张陆公务在身,所以只是停下脚步,回了平礼,就走了。

郑墨踌躇片刻,决定在外边等一会。果然不多时,李阁老和谢阁老带着两个书办走了出来。脸上没了时时挂着的笑容,无视了周围行礼的众人,大步走向前值房。

郑墨这才跺跺有些麻木的脚,走了进去。就看到郑直端坐正堂,此刻程敬、李晟、张文宪、孙环等人正抱着题本从西头值房走出“阁老,小的回来了。”

郑直点点头“继续吧!”

他如今心情很好,如同所料,李东阳和谢迁最终还是让步了。新的议功名录票拟中,兵部呈送,都察院复核的名单剔除了全部的九百四十二个文臣、儒生、吏员,只呈报九千八百四十六名武职和一位候补官。

其中,将郑虎拟封流伯降等为后军都督府左都督、保定副总兵。李晟实授为整饬榆林中路,管米脂绥德等处按察司副使。郑富实授真定卫都指挥佥事;郑仟实授世袭真定卫指挥同知(署职做一级);张荣实授世袭锦衣卫指挥同知;江彬授蔚州卫都指挥佥事;江泰授世袭蔚州卫指挥佥事;李怀(绝嗣,由近枝兄弟子侄承袭)授世袭真定卫指挥使;许泰授中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朱谅(朱千户)世袭锦衣卫副千户;叶凤鸣实授锦衣卫千户;贺五十超升三级世袭锦衣卫百户;黄连生(黄狗剩)授真定卫千户;朱聪(朱百户)、刘参(刘三)、邢高(邢老大)、刘宸(刘六)、刘宠(刘七)、朱博(朱小旗)、朱文(朱总旗)、田文胜、陈懋、施勇、萧韶等人实授锦衣卫力士试百户、所镇抚不等;刘仲淮实授锦衣卫力士冠带总旗;田震授世袭宣府右卫试百户。跟着其余郑直在鱼虞台岭拼命的八百二十一人授真定卫、神武右卫、定州卫指挥使、保定诸卫、宣府诸卫,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所镇抚,冠带总旗,总旗,冠带小旗,小旗不等。

这些都是跟着郑直挡在边墙上的乱兵,被他故意损失的将近三百人的新河口堡残军也在其中。郑直虽然送他们去死,却也尽可能的给了这些人荣誉和补偿。或许有沽名卖直,更多的却是身为军户子弟的惺惺相惜,兔死狐悲。

当然,作为交换,郑直也上了告假的题本。他相信弘治帝应该很满意自个今年的最后一搏。

郑墨压住了拿出报纸给郑直的想法,应了一声。凑到郑彪身旁,开始继续上午的工作。

依旧是由郑彪或郑墨低声宣读题本,程敬签批票拟,李晟和孙环查漏补缺。

眼瞅着下值时,皇爷身边的李大监送来的旨意,准郑直告假一月。先前派去照顾的两位宫人不必取回,依旧随侍左右。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