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认周围环境没有任何潜在危险之后,陈楚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换乘飞行滑板进行后续的探索。
虽然橘猫工程机甲在破拆和重型作业方面表现出色,但在这个石柱密集的地下空间中,它庞大的体型反而成了一个不小的障碍。
橘猫机甲五米的身高和相应的宽度,在这片如森林般密布的石柱间显得颇为笨拙,每当机甲试图在石柱之间穿行时,都需要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和路径,生怕与那些珍贵的古老石柱发生碰撞。这种谨慎的操作方式虽然安全,但大大降低了探索的效率。
相比之下,飞行滑板的优势就显得格外突出了,这种轻便灵活的个人飞行器能够在石柱间自由穿梭,如鱼得水般在三维空间中任意移动,无论是垂直升降还是水平飞行,飞行滑板都能提供精确而敏捷的操控性能,让陈楚能够快速到达任何想要探索的区域。
陈楚熟练地从橘猫机甲的驾驶舱中爬出,然后召唤出了他的飞行滑板,这块滑板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其表面的反重力发生器和推进系统都处于待机状态,随时准备为主人提供服务。
踩上飞行滑板的瞬间,陈楚立即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自由感。
滑板缓缓升空,载着他在石柱森林中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之旅,虽然战术头盔的照明系统在亮度上无法与橘猫工程机甲的强力照明相提并论,但对于目前的搜索任务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
头盔前方射出的光束虽然相对较弱,但胜在集中和精准,这种定向照明能够让陈楚清晰地观察到每一个细节,而飞行滑板的高机动性则确保他能够从各个角度对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这种灵活性是笨重的工程机甲所无法提供的。
随着探索的深入,陈楚逐渐对这个巨大的地下秘密空间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这个发现让他感到既震撼又困惑,因为眼前的景象完全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严格来说,这里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主控室。虽然主控室确实存在,但它只是这个庞大地下综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宏伟的地下空间中,还隐藏着大量其他功能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用途和价值。
在石柱森林的某些区域,陈楚发现了专门用于存放书籍的巨大图书馆区域,这些书籍被整齐地摆放在特制的金属书架上,书架的设计既考虑了防潮防虫的实用需求,也体现了优雅的美学理念,书籍的数量极其庞大,保守估计至少超过百万册,涵盖了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地下空间的另一些区域,还陈列着大量精美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包括雕塑、绘画、工艺品等多种形式,每一件都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被小心翼翼地保存在特制的展示柜中,即使经过漫长的岁月,依然保持着令人惊叹的完美状态。
这些发现让陈楚意识到,这个地下空间的性质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控制中心,更像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和知识保存库。这里汇集了一个文明的精华,包括科技成果、文化遗产、艺术创作等各个方面的珍贵资料。
经过系统性的搜索,陈楚终于在地下空间的边缘地带发现了真正的主控室所在位置,这个发现让他的心情瞬间激动起来,因为主控室很可能保存着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信息。
主控室的入口设计得相当隐蔽,如果不是仔细搜索,很容易被忽略。
主控室入口处设置有厚重的金属门,门的表面虽然有些氧化痕迹,但整体结构依然坚固完好,门上刻有复杂的几何图案和某种文字符号,这些符号的含义目前还无法解读,但显然具有重要的标识作用。
当陈楚推开这扇沉重的金属门时,一个令人震撼的科技世界瞬间展现在他面前,主控室是一个大约一千平方米的巨大空间,其规模之大足以容纳一个小型工厂的生产设备,整个空间的设计体现出极强的功能性和科技感,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规划和布置。
室内放置着一排排的光脑设备,这些设备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形成了一个壮观的科技阵列,从数量上来看,这里至少有数百台光脑设备,它们按照某种特定的逻辑进行分组和连接,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计算网络。
每一台光脑设备都是科技艺术的杰作,它们的外壳采用了高级合金材料制造,表面经过精密的抛光处理,呈现出深邃的金属光泽。设备的设计风格简洁而现代,没有多余的装饰元素,每一条线条都体现出功能性的美感。
设备的前面板上分布着无数个指示灯和显示屏,虽然现在都处于熄灭状态,但依然能够想象出它们运行时的壮观景象。
光脑设备之间通过复杂的线缆系统进行连接,这些线缆采用了先进的光纤技术,能够实现超高速的数据传输,线缆的布置井然有序,每一根都有明确的标识和路径,体现出设计者的严谨态度和专业水准。
在每排光脑设备的旁边,都配置有专门的操作工作站,这些工作站包括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椅子、可调节高度的操作台以及各种输入输出设备,椅子的设计特别考虑了长时间工作的舒适性需求,采用了高级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和透气性。
操作台的表面光滑平整,上面嵌入了多个触控屏幕和全息投影装置。这些设备即使在关机状态下也散发着浓郁的科技气息,让人能够想象出操作人员在这里进行复杂计算和数据分析时的专业场景。
整个主控室的照明系统设计得极其先进,天花板上安装有数百个智能照明单元,这些照明单元不仅能够提供充足而均匀的照明,还能够根据工作需要调节光线的强度和色温。虽然现在照明系统已经停止工作,但从其设计和布局可以看出当年的先进程度。
主控室的墙壁上安装有巨大的显示屏幕,能够显示复杂的数据图表和三维模型,即使在关机状态下也能看出其表面的精密结构,这些显示设备显然是用于展示重要信息和监控系统状态的。
空调和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主控室内安装有先进的空气净化和温湿度控制设备,这些设备能够为精密的电子设备提供最佳的工作环境,通风管道的布置科学合理,既保证了空气的流通,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噪音的产生。
陈楚缓缓降落在主控室的地面上,他的脚步在坚硬的金属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回响,地板采用了特殊的防静电材料制造,表面有着细密的纹理,既美观又实用,这种地板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静电对精密设备的损害,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易清洁性。
他小心翼翼地走向最近的一台光脑设备,然后轻轻地用手拂过设备的表面,虽然光脑上面积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这些灰尘记录着漫长岁月的流逝,但透过灰尘依然能够感受到设备本身所散发的强烈科技感。
光脑设备的外壳手感冰冷而坚实,那种质感让人联想到最高级的工业产品,设备表面的各种接口和按钮都设计得极其精密,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制造者的匠心独运,即使在停机状态下,这些设备依然给人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仿佛只要重新通电就能立即恢复到巅峰状态。
面对这些沉睡的科技巨兽,陈楚心中涌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这里为什么会被废弃?
这些先进的设备为什么会被遗弃在地下?
它们曾经承担着什么样的重要任务?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激活这些设备来寻找答案。
陈楚非常想要打开这些处于关机状态的光脑设备,试图从中获取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技术资料,然而,他必须承认自己并不是光脑技术方面的专家,这些设备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专业知识范围,贸然操作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经过仔细的思考和权衡,陈楚决定采用一种更加安全和可靠的方法,他再次召唤出了橘猫工程机甲,准备利用机甲自带的诊断系统来与主控室的光脑进行连接。
橘猫工程机甲配备有专业的设备诊断系统,这个系统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和适应性,能够与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更重要的是,机甲的诊断系统采用了物理连接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比无线连接更加安全可靠,不会对目标设备造成任何损害。
陈楚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橘猫机甲,让机甲的机械臂伸向主控室中的一台光脑设备,机甲的诊断光脑配备有标准化的物理连接端口,这种端口采用了通用的接口标准,能够与绝大多数电子设备进行连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