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 第455章 朱楩与他的侄儿们(第2页)

第455章 朱楩与他的侄儿们(第2页)

比如去年黄河一地又有汛情泛滥,虽然不少庄稼被淹了,可靠着土豆的高产量以及不挑生存环境的特性,硬是连朝廷赈灾都不需要,自己就扛过去了。

而且百姓们没有饿死一户一人,可谓是自古少见。

永昌盛世,名不虚传。

除非朱楩现在再搞一波大节奏,否则只需维持现状就好。

而朱楩也不着急继续改革,总要给人一些缓和的空间。

何况东北与西南两大战场马上就要开打了,最迟不超过今年五月份。

一切先以前线要紧,万一后方国家乱套了,前线更是一溃千里。

朱楩还是有这点大局观的。

主要是接下来他不论往哪个方向搞改革,都是要革掉世家半条命,恐怕天下大乱也不是说说的。

但是,一旦战事稳定下来,几十万几百万大军在边疆虎视眈眈,朝中谁敢忤逆他的任何举措?

我要摊丁入亩就摊丁入亩,我要士绅一体纳粮,你们就得给我纳粮,不服?那就洗牌。

于是朱楩也暂时老实了许多。

可总不能什么事也不做吧?

于是朱楩来到了前殿,也就是每日上早朝的大殿,然后差使小宝子:“去把李贵喊来。不,直接让他派锦衣卫,去把咱们老朱家那些皇子叫来吧。”

小宝子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晋升为了黄门侍郎,乃是宫内大总管。

在皇宫内廷有司礼监,其中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职位,又以掌印、秉笔地位最高。

其中掌印太监所掌握看管的,正是国印,也就是如今朱楩从草原带回的,失而复得的传国玉玺。

历史上,到了明朝中后期时,随着皇帝开始信任重用太监宦官,太监们的地位也得到了升高,甚至有‘内相’的称号。

譬如各部公文奏议交司礼监分类后,拣选其要呈送皇帝,皇帝或亲批,或由秉笔口述大要而皇帝口决。

当太监的权力更大一些时,秉笔太监还会在公文奏章上写下意见,最后由掌印太监审核,如果认为可以,就盖上印章,如果认为不行,有权打回去重批。

但是朱楩可不会那么昏庸无度,所以哪怕小宝子也算是他旧府的老人,也只是负责看管照料玉玺,可不敢滥用权利。

过不多时,大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紧跟着,十多位青年才俊步入了殿堂。

这些年轻人都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朱家的三代子孙。

以朱允炆为尊,随后是朱允熥。

这两位都是前任太子朱标的儿子,不过老大家还有两个儿子,同时也是朱允炆的同母胞弟,分别是老四朱允熞与老五朱允熙。

只是朱允熞才十岁,朱允熙年纪更小,朱楩这里可不是幼儿园。

然后是二哥朱樉家的几个孩子。

由于朱尚炳已经袭爵秦王爵位,说是秦王府还有事务需要打理,所以他没来,而是让二弟朱尚烈与三弟朱尚煜一起来朝的。

其实包括年前朱元璋召群王入京的时候,也没有喊朱尚炳。

所以朱尚炳可能误会了,以为是新帝要留质子,索性把两个弟弟送来当做人质。

朱楩深感无语。

这朱尚烈才十一岁,朱尚煜也才十岁。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