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头的一位大臣看到他,不禁苦笑,“金城公子来了?劝您先不要进去,万岁正在动怒。”
他淡淡一笑。“登基以来,他天天都在动怒,无妨的。”
缓步走到殿门口,果然听到朱棣震怒的声音。“你身为近侍,食君俸禄,得君眷宠,却在国家危难时刻缄默不语,现在又来朕这里邀宠献媚,还引以为荣,以 朕会大大的褒奖你?滚出去!”
下一刻,就见一个大臣又仓皇的从殿里退了出来,几乎是连滚带爬。
金城绝扶了对方一把,低笑道:“大人慢走,不要绊了门坎。”
“外面的是金城绝吗?进来吧。”听到声音,朱棣震怒的声调才平和了一些。
走入殿内,金城绝长揖到地,“参见陛下。”
坐在高高龙椅上的中年男子正是朱棣。他已经四十多岁了,满面的风霜昭示着他前半生所经历的坎坷,挺直的脊梁和炯炯有神的虎目,又彷佛在向世人证明他的雄心勃勃和无限壮志。
他今天的心情的确很不好,不过看到金城绝他还是暂时收敛了怒容,摆摆手。“你在旁边坐着,等朕忙完这边的事情,有要事和你说。”
金城绝扫了眼大殿中还剩下的人,除了几个太监宫女之外,就剩下一个比较年轻的臣子了。
“解缙,朕和你说的话,你要记在心里。这一部书,朕希望它能集所有自古以来的经史子集,甚至包括天文地志、阴阳医上,甚至是僧道技艺之言,都涵盖在内。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微臣明白,微臣自当殚精竭虑,尽心完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金城绝不禁噗哧一笑。朱棣斜睨他一眼,才对解缙吩咐,“你先下去吧。”
待那人退出殿,他这才不满地问:“你刚才笑什么?”
“只是编一部书嘛,何至于说得好像即刻就要赴死似的。”
朱棣摇摇头,“你不明白,朕希望这部书冠绝古今,朕要让后世子孙提起它,就要为我大明的盛世辉煌而自豪。”
金城绝只是浅浅一笑,“百年之后还不知统领江山的是不是大明。”
朱棣眉宇一耸。“你说什么?”
他笑着摆手。“好,好,算我说错话了,万岁千万别动怒,我明白您叫我来做什么了。编这样一部大书,自然是要召集天下的文人墨客到应天,既然要做这样的浩大工程,想来第一缺少的必然又是银子,是吧?”
“你别以为朕老像个叫花子一样和你要钱!”‘朱棣很不高兴,“若不是江山初定,国库吃紧,朕何至于揪着你的银子不放?难道朕身为堂堂一国之君,这点银子还拿不出来吗?朕说过早晚要还你的。”
“万岁就是不还我银子,草民也不敢说什么。好吧,我回去就写个条子让钱庄提钱,多少银子够花?十万?二十万?”
朱棣忽然笑了。“你先别着急,朕还有话。”
金城绝警觉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慢着,万岁这个表情说明必然有大事,草民还是站起来听比较好,免得待会儿吓得从椅子上坐到地上。”
“朕……想迁都。”
他惊诧地看着朱棣,好一会儿才垂头叹道:“的确是件大事,这件事若要着手去办,可不是一年两年,要花的银子,只怕也如流水一样了。”
“朕不是和你开玩笑,这件事情朕在攻下应天之前就已经想过了。”
“为什么?”
朱棣也站起来,在龙椅前面的平台上来回踱步,“你跟着朕打过仗,知道北边的军事不容人掉以轻心。蒙古人时刻都不忘骚扰我大明边境,如果朕留在应天享福,北边就等于是拱手相让。如果朕在北边坐镇,立誓和蒙古血拚到底,必然会对他们起到震慑作用。”
金城绝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苦笑道:“但是迁都这等事情真的是太大了。万岁想在哪里建都?北京?”
“朕在那里住了许多年,实在舍不下那里……”朱棣沉默许久,目光一直悠远地眺望着北边的方向。
金城绝长叹一声。“看来我这么多年辛辛苦苦赚下的银子,最终都要归交给朝廷了。只请万岁记得给我留下一点安家养老钱,燕子还没有出阁。我这个做哥哥的也要给她留些陪嫁。”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