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遇欺压,必联援!
这三条规矩,简单粗暴,却掷地有声,代表着孩子们最朴素的正义感。
有了规矩,还得有凭证。
沈六郎找来一块炭块,在窑厂的墙上写下了《童规八条》,字迹歪歪扭扭,却充满了力量。
随后,他又找来一些碎陶片,用炭块在上面刻下简单的图案,作为“火契”。
“以后,谁要是拿着咱们的火契,那就是咱们的兄弟姐妹!谁要是敢欺负他们,咱们就跟他拼了!”沈六郎挥舞着手中的陶片,大声说道。
孩子们也跟着挥舞着手中的“火契”,齐声呐喊,声音响彻整个窑厂。
这一天,被后世的历史学家称为“江淮火种日”。
韦绶听闻了“火会”的消息,立刻意识到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她亲自前往窑厂,找到了沈六郎。
“六郎,你们的‘火契’很有意思。不如这样,你们把‘火契’纳入我们蓝焰商会的认证体系,我们来统一管理,给你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怎么样?”韦绶循循善诱地说道。
沈六郎摇了摇头:“韦掌柜,谢谢你的好意。但是,我们不是商队,是帮人烧暖的。”
韦绶碰了个软钉子,心中有些不悦,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她知道,这些孩子的心思单纯,想要让他们乖乖听话,还需要慢慢来。
“没关系,你们可以再考虑考虑。”韦绶笑着说道,随后带着手下离开了窑厂。
返程的马车上,韦绶的脸色沉了下来。
“去,给我把这些助燃队的活动轨迹都记录下来,我要绘制一张‘少年匠络图’。”韦绶冷声说道。
她要将这些星星之火,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与此同时,阿侬从岭南寄来一封信,提醒韦绶:“火若绑绳,早晚熄灭。”
李承乾在民生司的衙房里,看着手中的《江淮民报》,眉头紧锁。
“火契”的事情,引起了他的注意。
“裴行俭,你去查一下,是谁在背后授意这些孩子搞什么‘火契’?”李承乾问道。
裴行俭拱手道:“殿下,已经查过了。这些孩子都是自发组织的,没有任何人在背后指使。而且,他们连个正式的名册都没有。”
李承乾沉吟良久,心中却更加不安。
“自发组织?连名册都没有?”李承乾喃喃自语,“这才是最可怕的……”
他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传令下去,民生司印制一千枚空白‘民助火牌’,不编号、不限地,凡经村民联署认可者,皆可申领。并在火牌上附注:‘持此牌者,非官非役,乃民之所托。’”李承乾说道。
他要给这些星星之火,一个合法的身份,让他们自由地燃烧。
长安西市,周哑子的铁匠铺里。
他听说了南方童团的事情,心中激动不已。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