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元曲三百首 > 第15章(第4页)

第15章(第4页)

①薄幸夫:负心的丈夫。

[越调]天净沙

秋江晚泊*斜阳万点昏鸦,西风两岸芦花,船系浔阳酒家。多情司马,青衫梦里琵琶①。【说明】

这首曲虽然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意化出,但能以简炼的笔墨画出秋江景色,别有诗情画意。【注释】

①“船系浔阳酒家”三句:唐诗人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曾于浔阳江头送客,听一长安倡女夜弹琵琶,深为她的琵琶声和身世所感动,写了篇《琵琶行》。诗的最后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双调]沉醉东风

春情一自多才间阔①,几时盼得成合?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②。我这里高唱当时水调歌③,要识得声音是我。【说明】

一个女子见到她久别的情人,连叫一声都不敢,这多么不近人情。但是不管封建礼教怎样严酷,她依然有办法表示自己的心情,作者以轻快的笔调写出了这一点,饶有风趣。【注释】

①多才间阔:多才,指意中人。间阔,久别。

②瞧科:瞧见。科,本是元剧中的术语,指舞台上的表情动作,此处借用。

③当时水调歌:指当时流行的歌曲水调歌头。

[双调]水仙子

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①,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②。枕上十年事③,江南二老忧④,都到心头。【说明】

写旅人的秋夜愁怀,情景交融。起三句鼎足对,贴切自然,没有一点锤炼的痕迹,见出作者的功力。【注释】

①一点芭蕉一点愁:指雨点滴在芭蕉上的声音引人愁思。

②叹新丰逆旅淹留:《太平乐府》作“叹新丰孤馆人留”,此据《中原音韵》改。新丰逆旅淹留,说的是马周的事,见张可久《读史有感》注④。逆旅,旅舍。

③枕上十年事:伏枕回忆往事。

④江南二老:指家中父母。

[双调]殿前欢

观音山眠松①老苍龙②,避乖高卧此山中③。岁寒心不肯为梁栋④,翠蜿蜒俯仰相从⑤。秦皇旧日封⑥,靖节何年种⑦?丁固当时梦⑧。半溪明月,一枕清风。【说明】

借松喻人,赞颂隐士的高洁,表现作者避世退隐思想。【注释】

①观音山眠松:观音山,疑指今南京市观音门外的观音山。眠松,倒卧着的松树。

②老苍龙:指松。

③避乖:避世乱的意思。

④岁寒心不肯为梁栋:过去文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这句意说它情愿高卧山中,不愿作世间的栋梁之材。

⑤翠蜿蜒俯仰相从:指缠在松树上的翠藤。我国习俗以藤萝的缠树比喻大妇的和好关系,这里也含此意。

⑥秦皇旧日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始皇)乃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⑦靖节:陶渊明,世号靖节先生。他的《归去来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

⑧丁固当时梦:丁固,三国吴人,字子贱。据《吴书》载,固为尚书时,曾梦松树生其腹上,对人说:“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来果然官至大司徒。

孙周卿

孙周卿生平不详。《太平乐府》说他古邠人,当是今陕西邠县一带人。现存小令二十三首,有好几首写他山中隐居的生活,表现他是功名场中经历了一番成败之后退出来的。近人根据傅若金《绿窗遗稿序》:“故妻孙氏蕙兰,早失母,父周卿先生。”推断他即是这邠人的孙周卿。傅若金,江西新喻人。周卿有[折桂令]《题琵琶亭》,他到过江西浔阳,把女儿嫁给若金也有可能。

小令

[双调]水仙子

山居自乐西风篱菊灿秋花,落日枫林噪晚鸦,数椽茅屋青山下。是山中宰相家①,教儿孙自种桑麻。亲眷至煨香芋,宾朋来煮嫩茶,富贵休夸。【说明】

表现自得其乐的隐逸情趣。【注释】

①山中宰相:原指陶弘景,《南史·陶弘景传》说他隐居句曲山中,礼聘不出,武帝时国家每有大事,都到山中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此处借用,是作者自称,以示自得其乐。

曹德

曹德,字明善,曾官衢州路吏,与散曲作家薛昂夫、任昱有唱和。元顺帝时,因写[清江引]二首讽刺宰相伯颜专政,被缉捕,避于吴中一僧舍。数年后,伯颜事败窜死,方再入京。现存小令十八首。《录鬼簿》说他“华丽自然,不在小山之下。”

(本章完)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