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士兰的初秋,本该是丰收的季节。
如今,在第聂伯河广阔的流域,收获的却是钢铁与鲜血。
伦德施泰特元帅的南方集团军群,如同一只经验丰富的巨兽,在广袤的乌克兰原野上张开双颚。
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从北方向南猛插,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则从南向北突击,两支钢铁矛头无视侧翼的威胁,不顾一切地向预定地点奔袭。
他们的目标,是锁死驻扎在基辅及其周边地区的、整个苏什维利西南方面军的庞大兵力。
“他们疯了!这是自杀式的冲锋!”
基辅,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内,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拿着前线雪片般飞来的急电,声音因愤怒和恐惧而颤抖。
电报显示,德士兰军的装甲纵队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纵深穿插,完全不顾及逐渐拉长的侧翼。
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脸色铁青,他多次向莫斯城最高统帅部请求撤退,允许他的部队放弃第聂伯河防线,后撤至更有利的位置,避免被合围的厄运。
然而,来自莫斯城的回电永远只有冰冷的两个字:
“死守。”
契科夫坚信德士兰的主攻方向在莫斯城(事实也正如他所料),认为基辅方向的危机是夸大其词,他严令“不许后退一步”,并要求基尔波诺斯组织反攻,切断德士兰军的“薄弱”突击部。
这道命令,葬送了西南方面军撤退最后的机会。
如果说契科夫冷血,他确实是一个残忍的暴君,但也正是因为他,让苏什维利从一个轻松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强大的重工业国家!
……
9月16日,这是一个注定被载入战争史册的日子。
在基辅以东约150公里的罗姆内小镇附近,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第3装甲师的侦察营,与从南面疾驰而来的克莱斯特装甲集群的第9装甲师先遣队,历史性地会师了。
消息传回拉斯滕堡的“狼穴”大本营,特勒西欣喜若狂。
他冲到巨大的作战地图前,用红色铅笔在罗姆内位置画上了一个粗重的圆圈。
这个圆圈,将基辅、以及苏什维利军整个西南方面军的四个集团军(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及部分友邻部队,整整超过六十万苏什维利军官兵,彻底包围在内!
“历史上最大的合围圈!诞生了!”
特勒西对着他的将领们高呼,脸上洋溢着征服者的无限荣光。
“伦德施泰特和古德里安,他们创造了奇迹!”
包围圈内,苏军的崩溃开始了。
通讯中断,指挥混乱,弹药和燃料急剧消耗。
德军开始系统地收紧包围圈,外围的步兵集团军蜂拥而上,构建起坚固的对内正面防线,而装甲部队则转而向外,粉碎着苏军任何试图从外部解围的徒劳努力。
包围圈内,变成了人间地狱。
苏什维利军士兵在绝望中发起了无数次悲壮的反冲击,他们高喊着“乌拉!”。
用血肉之躯冲向德军的钢铁阵地,却在密集的机枪火力和精准的炮击下成片倒下。
田野、森林和村庄里,到处都是倒毙的尸体、废弃的装备和燃烧的车辆残骸。
至9月26日,基辅包围圈内的枪炮声逐渐稀疏下来。
持续十天的围歼战落下帷幕。
德士兰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战报被迅速整理出来,呈送到特勒西面前,其数字令人瞠目结舌:
俘虏苏军官兵,66。5万人!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