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材料“基本符合要求”,展位搭建可按期进行。
“实惠”的费用,似乎也微妙地降低了对方的警惕阈值——
过于完美反而显得不真实,而这份“实惠”,恰好给它披上了一层“小公司尽力而为”的合理外衣。
真正的难关,是会场入口一道道森严的安检门。
x光机、毫米波扫描仪、金属探测器、爆炸物痕量嗅探器、警犬、以及SbU特工鹰隼般的目光。
任何制式武器都绝无可能带入。
安全屋变成了临时兵工厂。
桌面上摊开的不是展品目录,而是分解成无数零件的自制“工具”。
李海镇负责攻坚:
几把用高强度工程塑料和精密车制金属件组装成的单发或双发简易手枪,结构简单到极致,威力勉强够在近距离击穿薄钢板,发射特制的小口径埋头弹。
它们的关键部件被伪装成展品支架的金属杆、工具箱里的特殊“扳手”或无人机电机外壳的一部分。
彼得罗夫则专注于近身保障:刺刀刀身被巧妙地嵌进展台装饰用的厚皮革垫层夹缝里,刀柄则伪装成某种设备的手柄。
“霰弹枪,”彼得罗夫摇了摇头,将它丢进一个不起眼的杂物箱,“过不了。只能放弃。”
近距离火力压制的计划宣告破产,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李海镇的自制手枪、刺刀,以及至关重要的b计划上。
李海镇的目光落在桌上一张手绘的简易变电站结构图上。
“这里,”他用铅笔尖点了点变压器区域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检修通道入口,“防守相对松懈。只有两个固定岗哨和一个不定时巡逻队。断电后,整个展馆和周边三分之一的街区照明、监控系统会瘫痪至少15分钟。这是我们唯一的‘窗口’。”
他需要提前至少一天潜入,安放一个足够可靠、能抵抗变电站内部电磁环境干扰的定时起爆装置。
“如果手枪失手,或者目标路线改变……”
彼得罗夫的声音有些沙哑。
“那就用刀。”
李海镇从工具箱里拿起一把刚磨好的刺刀,“或者,制造混乱,把他逼到预设的刺杀点。”
每一个可能性都在他们脑中推演了无数遍,每一种结局都通向同一个终点——
要么目标死,要么他们死,或者两者皆是。
“也许是因为我们把手机丢了,”李海镇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他们最近追查的风声……好像真的放缓了。”
代价是,他们彻底成了断了线的风筝,飘荡在风暴中心,无人指引,也无人救援。
李海镇拿起那个冰冷的金属烟盒,打开,目光在那两支过滤嘴颜色略深的香烟上停留了片刻。
他合上盖子,将它郑重地放进贴身口袋,紧挨着心脏的位置。
彼得罗夫将最后一把伪装成内六角扳手的撞针组件塞进工具箱,拉上了箱子的拉链,金属齿咬合的声音在死寂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很快,饭点到了。
桌上散落着几只空罐头盒和包装纸,面包屑撒在油腻的塑料布上。
这是他们能准备的最后的晚餐,廉价、冰冷。
彼得罗夫拿起最后半块粗粝的黑麦面包,掰开,将稍大的一半递给李海镇。
李海镇垂着眼,没有立刻去接,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金属烟盒,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吃吧。”
彼得罗夫的声音很低,却又奇异地平静。
“明天……谁也说不准。”
李海镇终于抬眼,接过面包,指尖只堪堪擦过彼得罗夫的手掌边缘,没有任何多余的触碰。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