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袁燕 > 第669章 科举的前奏(第1页)

第669章 科举的前奏(第1页)

袁熙作为皇帝,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权就是“武转文”的方法。

那么强化人才归属感,就只能通过科举制。

是的,在袁熙看来,科举制从来不是帮助底层人民改变进步的方式,而是加强中央统治者集权制的方法。

无论有没有科举,底层人民改变进步的方式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打碎由封建统治集团形成的利益共同体。

这是任何一个古代王朝都最终要面临的问题。

每个古代王朝走到灭亡的原因,除了统治者自己作死的情况以外,更多的还是社会阶层的固化,基本上就是无解的,那么底层人民想要打破阶层进步,除了起义反抗,别无它法,“打进长安,可比考进长安容易”,并不完全是句玩笑话。

而如今,作为统治阶层的袁熙,自然不可能站在底层人民的角度去考虑帮助他们改变进步的方式,更多的是保证人才的忠诚度。

如果还是让世家豪族维持着“察举制”,甚至搞出“九品中正制”,那中央集权就成了笑话,而世家豪族的权力就会越来越大,国家走向分裂也是必然的。

想要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就是得有着直通中央的人才上升渠道。

之前朝堂上出现陆逊一家独大,就是“察举制”在发挥作用的缘故,扬州系的人员正在充斥着大燕国的朝堂,燕国都快变成“吴国”了。

连庞统这个益州派系的领导者,都必须向陆逊的扬州派系低头。

这也是袁熙不得不重新把司马懿叫回来,加强北方各个派系在朝堂上的地位。

袁熙一开始以为用皇家书院这个方法就能解决一下人才集中在世家豪族的问题,结果,很快就打了脸,因为无论你是办学院,还是举荐官员,完全剥离世家豪族,是不可能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上的皇家书院分院,也开始变质,逐步的地方势力化,在哪个州的书院就一定是偏向哪个州的世家豪族,去收学生。

而且各地的世家豪族,都会想办法与中央产生联系,然后这些在书院里的学生自然就成了新的利益共同体。

当这些学生借助世家豪族的帮助,进入皇家书院,自然又成了世家豪族下一步掌控朝堂的人物。

因此,对于袁熙来说,尽快推行科举制,是必然的。

否则当下一个能像陆逊这样逐步借助书院培植出势力的人物到来,袁熙很有可能就已经无力应对,或者说无法应对,因为袁熙觉得自己大概率活不到那个时候。

而且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袁熙他饮鸩止渴,重新扶植上来的司马懿。

实行科举制,就是为了给司马懿一些掣肘,做好铺垫。

至于,如今的朝堂,袁熙暂时不打算打破平衡,让司马懿任意施为,反正司马懿是三台六司最高长官了。

因此,袁熙在最后当皇帝的三年,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皇家书院上,甚至连女子书院的改革都亲自参与。

首先,就是升级制度。

所谓的升级制度,就是让学生们从一开始就有淘汰机制。

之前的皇家书院,统属着州学、郡学和县学,虽然皇家书院和州学、郡学、县学都有着自己的考核机制,但是相互之间一直采取的推荐制度,也就是说,作为学生,你想从县学进入郡学,需要学校推荐。

如今,袁熙增加了“开科考试制度”,而且科目主要是三个方向:经义、策论和诗赋。

经义自然是背书能力以及理解文章的能力;策论就是对于各类现实事物的个人见解;最后的诗赋袁熙认为是个添头,朝堂上的大部分文人都觉得必须也必要!

这种考试,是从县学入郡学,郡学入州学,直至州学入皇家书院。

至于皇家书院里的学生,主要是朝堂选拔官员的来源。

之前各个世家豪族有着一般举荐的权力,如今已经被袁熙削弱到了三成。

书院则是牢牢占据着剩下的七成。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