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秦国丰收。
金州的牧草长势喜人,牧民们赶着成群的牛羊出栏;甘肃的麦田金黄一片,栗穗饱满沉甸甸;西州的瓜果堆满了集市,灵州的新粮也已入仓。
各地捷报接连传到龙城,李骁虽心中欢喜,却仍谨慎地命锦衣卫前往各地探查。
数日后,锦衣卫回报,各地风调雨顺,无大规模天灾,丰收属实,李骁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下令除了必要开支之外,所有粮食全部入库,储备军粮,为来年可能的战事做准备。
九月中旬,龙城再次迎来喜事——三豹成亲。
三豹的未婚妻是关中米脂人,家世算不上显赫,女孩的兄长原是金国基层将领,战败被俘后归顺北疆军。
虽立了些战功,借着扩军机会也只做到副都尉,妥妥的“寒门”出身。
但女孩生得眉目清秀,性格温顺,三豹对她一见倾心,非她不娶。
李骁不仅没有阻止,反而亲自为两人主持了婚礼,他看重的从不是门第高低,而是这场婚事背后的意义。
通过与金国降兵群体联姻,向所有归顺的金国将士传递“一视同仁”的信号。
让他们知道,只要为北疆立功,即便出身低微,也能与李氏亲族攀上关系,从而稳定降兵之心,鼓励他们为大秦效力。
婚礼当天,龙城依旧如二豹成亲时那般热闹,也来了不少金国降兵代表。
他们看着三豹与新娘拜堂,眼中满是羡慕与感慨,暗自庆幸自己当初选择归顺。
在北疆,只要有能力、肯出力,便能获得尊重与机会,不论出身,不分彼此,这是在金国从未有过的待遇。
时光匆匆,转眼便到了冬天。
金州大地被皑皑白雪覆盖,千里雪封,积雪厚达二尺有余。
凛冽的寒风中,河西堡却传来了坏消息。
老太太终究没能熬过这个冬天,过了新年不久,便在睡梦中含笑离世。
老太太这一辈子,早年跟着李家在金州吃苦,后来随着李骁崛起,终于享上了几年福。
如今看到嫡孙们尽数成亲,重孙子也有了好几个,心中再无牵挂,走得安详。
消息传出,龙城上下一片肃穆,王府内外挂起了白幡,葬礼办得极为盛大。
李骁以王太后礼安葬老太太,北疆各州的官员、将领纷纷赶来吊唁,连远在漠北的大虎、伊犁的二虎也快马加鞭赶回龙城。
葬礼上,李骁一身素服,亲自扶灵,眼中满是悲痛。
老太太一走,老爷子的精神也垮了大半。
往日里,他总爱在后院打铁,或是赶着羊去河边吃草,如今却再也提不起劲。
整日坐在门前晒太阳,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偶尔还会喃喃自语,念着老太太的名字。
李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也无可奈何。
生老病死乃是天理,谁也无法阻止。
趁着冬天战事平息、政务不忙,他时常放下手头的事,陪在老爷子身边,陪他说话,或是默默坐着,尽一份孝心。
冬去春来,金州、阴山等地的土地渐渐解冻,有些土地是一年一熟,正是春耕的时候。
田埂上,农民们赶着牛犁地,撒下种子。
与此同时,东喀喇汗国境内,那些被贵族奴役的农奴们也忙碌起来,在领主的监督下种田,甚至是开垦荒地。
只因为在二虎的一次次出兵之下,东喀喇汗国向秦国臣服,每年都需要上供大量的粮食。
这些粮食份额又摊派到所有贵族身上,于是贵族们便只能逼迫农奴加大生产,扩大种植面积,以保证自己的收益不会随着贡粮的出现而减少。
而就在东喀喇汗国上下为耕种忙的如火如荼之时,伊犁将军府突然传来了一则紧急消息。
一支辽国军队越过秦国防线,已进入东喀喇汗国境内,命令东喀喇汗国军队即刻前往拦截,不许辽军逃脱。
姑墨城,原本乃是东喀喇汗国腹地,如今却成了边境城市。
向西一千里,经过四五座城市便是东喀喇汗国的首府,喀什噶儿。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