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8月,中央在组织程序上正式通过了刮大风的决定,这也是十年大风在龙国全面发起的标志。
8月5日,伟人写出了他那张有名的“大字报”。
之后,龙国政坛便开始了剧烈的震荡。
钟老爷子得益于老首长的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终于实现了再进一步。
而王部长则因为老首长的失势被调离了冶金部长的职位。
李怀德在钟老爷子的照顾下,毫无争议的成为了红星轧钢厂革委会的主任。
此时的四九城可谓是乱成一锅粥,张扬他们家由于成分好,再加上有李怀德的照顾,所以李钰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攀花特区。
张扬他们的攀花特区工程指挥部虽然也成立了革委会,但由于张扬他们身处偏远的川省,再加上攀花工程乃是伟人三线建设战略构想的核心工程,所以张扬他们还是以生产建设为主,并没有将过多精力放在斗争上。
……
1968年5月1日,这对于攀花钢铁厂来说,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
今天,总理带着一大群中央领导莅临攀花钢铁厂,为攀花钢铁厂的一号高炉进行剪彩。
剪彩仪式结束后,攀花钢铁厂的一号高炉成功流出第一炉铁水,这标志着龙国数年的巨大投入并没有白费,张扬他们这数十万工人的汗水也没有白流。
从今天开始,攀花钢铁厂便可以开始投产出铁了,只要等炼钢厂、轧钢厂等后续工程的建设投产,那么攀花钢铁厂便可以逐步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改变龙国西南地区没有大型钢铁基地的工业格局。
1968年6月,龙国冶金系统再次发生了一件大事。
经冶金部提议,中央批准,四九城钢铁厂和红星轧钢厂合并,新钢厂被命名为龙都钢铁厂,由红星轧钢厂原革委会主任李怀德,担任新组建的龙都钢铁厂革委会主任。
冶金部和中央之所以会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这几年的四九城实在是太“乱”了。
由于四九城里国营大厂们的技术人员中,有大量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出身,有些甚至还有留洋经历。
所以在大风刮起后,这些人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冲击,没了这些关键的技术人员,很多国营大厂的正常工作都几乎停摆。
这样也好,工人们正好可以不生产了,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思想学习和各种运动。
不过工厂终究是要生产的,工厂长时间停摆造成的后果就是,全国工业品产量的锐减。
钢铁是工业的基石,中央为了尽快恢复四九城的钢铁产量,所以做出了将红星轧钢厂和四九城钢铁厂合并为龙都钢铁厂的决定。
为了解决龙都钢铁厂高级技术人员短缺的困境,李怀德向部里申请,从攀花特区抽调一部分技术骨干支援龙都钢铁厂。
反正现如今攀花钢铁厂也已经出铁,算是步入正轨了,所以对技术人员的依赖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在李怀德的申请下,张扬等出身四九城的技术骨干,被从攀花特区调回了四九城。
1968年7月20日上午。
四九城火车站。
张扬站在站台上,不由得感慨万千。
三年!
转眼间自己离开四九城就过了三年!
不知道此时的四九城,跟三年前究竟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四九城火车站离南锣鼓巷并不远,只有个五六公里的样子,张扬怀着复杂的心情,扛着行李,缓缓朝家中走去。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