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94章 汉扁壶(第1页)

第294章 汉扁壶(第1页)

“感谢张院长、马院长的信任,也感谢各位专家们的支持……”

“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各位老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希望不吝赐教……”

全是套话,却不妨碍专家们热情高涨,更不影响会场里掌声雷鸣。

每讲到一半,声音就会被掌声淹没,马副院长不得不救场。每一段话,林思成要分五六次才能讲完。

景泽阳瞪着眼睛,像是活见了鬼一样:这些人是磕了药了,还是林思成救了他们所有人的命了?

怎么全都跟见了活菩萨一样,眼睛里直冒光?

方进脸色潮红,与有荣焉。

救命谈不上,但足够台上三位院长、场内的几十位专家对林思成心存敬意,满怀感激。

如果没有林思成,如果西大文物中心没有研究出BTA复配项目,那自然万事大吉。

因为接受上级委托,参与“金属文物缓释项目”研究的并非文研院一家。

通过招标参与的更多,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上级划拔的经费、本单位投入的成本大差不差。

就算进展缓慢,或是成果不显著,问题也不大:因为大家都慢,不是其中一家慢。

但突然间,冒出来了个西大研究中心,不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果更是超前他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关键的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自主研究,没有问国家要一分钱,没有任何上级单位、任何权威机构的任何支持。

对这些经费拿了几千万上亿,动不动就请社科院、中科院指导,乃至几乎凑齐了领域内大多数的专家的团队来说,就跟天塌了一样。

人家什么级别,你们什么级别?

人家用了多久,你们用了多久?

人家多少投入,你们多少投入?

人家什么成果,你们又是什么成果?

其它都不比,就比团队配置和成本投入:

一个都还没毕业的大学生,领着几个在其它实验室顶多干一下研助的研究员,用一间校内级别的实验室,只用了你们几分之一的时间,几十分之一的成本,研究出了比你们超前十几年,多几百倍的成果?

你用一句“无能为力”、“技不如人”就想糊弄过去,想什么好事呢?

来,到审计部门挨个说说,这么多时间,这么多钱,都花哪去了。

不查个个都没事,一查全是问题。

其它不说,光是样本耗材,一年就是几百万。如果审核实验数据,一查一个准。

马副院长敢发誓,没有一分钱进了他私人的腰包。

想要缩短研究时间,降低试错成本,就得用好材料,最好是进口材料。

但上级不批怎么办?没办法,就只能做假账。

也绝对不止文研院一家这么干,而是所有的研究机构基本上都这么干。

而这样的情况,不过是各个研究单位普遍存在,且公开的潜规则之一。不查当然没事,一查就是原则性问题。

负责人撸成光杆司令都是轻的,研究团队从上到下,绝对一个都跑不掉。

还当专家,以后能不能继续吃这碗饭都是问题。

但突然,云破天开,时来运转:林思成和西大,竟然半点磕绊都没打,就同意了和文研院联合研究的请求。

饭碗是不是就保住了?

职位是不是也保住了?

还审计,你审一个试试?

审计部门敢进这个门,信不信老子敢把研究成果拍你脸上?

甚至于,专家们已经能够想像到,等成果一公布,无数的赞美,荣誉会像雪花一样的飘过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