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章 吴起 战国军神(第2页)

第2章 吴起 战国军神(第2页)

整顿完纪律,吴起就开始干一件大事——创建“魏武卒”。他在西河郡贴出告示:“凡能身披三重甲(外层铁甲、中层皮甲、内层绵甲)、手执长戟、腰悬利剑、背负十二石弩(约今三百斤)、五十支箭,再携带三天口粮,半日疾行百里者,即可为魏武卒!一旦入选,免除全家徭役,赐田百亩、宅一处,战死则赏家人粟米千石!”

这告示一贴出去,西河郡的青壮年都疯了——免除徭役、赐田赐宅,这可是天大的好处!第二天,演武场就挤满了人,足足有上万人。吴起亲自校阅,一个个测试:先看能不能披三重甲,再看能不能拉开十二石弩,最后看能不能疾行百里。

有个叫公孙壮的壮汉,长得人高马大,披甲、拉弩都过了关,可疾行到八十里时,实在撑不住,倒在地上大口喘气。吴起走过去,看着他说:“你若现在放弃,就只能回家种庄稼;若能坚持,就能改变全家的命运。”公孙壮一听,咬着牙爬起来,硬是拖着沉重的装备,走完了最后二十里。吴起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合格了!”

就这样,吴起从三十万人里,只选出了五万人——这五万人,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猛士。可光有猛士还不够,还得训练!吴起给魏武卒制定了严苛的训练计划:每天清晨,先跑五十里;上午练阵型,“铁鹞阵”“方圆阵”“雁行阵”,一个一个练,错一步就杖责;下午练兵器,长戟刺靶、弩箭射准,达不到标准不准吃饭;晚上还要学兵法,吴起亲自讲课,教他们如何看地形、如何辨敌情。

除了训练,吴起还特别重视士兵的生活。有一次,他巡查军营,见一个士兵腿上生了毒疮,流脓流血,疼得直哼哼。吴起二话不说,蹲下身,对着士兵的毒疮就吸了起来,把脓血一口一口吐掉。士兵感动得泪流满面,说:“将军,您是大将,怎么能为我吸脓?”吴起却笑着说:“我们是兄弟,你为魏国打仗,我为你治伤,这有什么?”这事很快传遍军营,魏武卒的士兵们都死心塌地跟着吴起,说:“就算战死,也绝不辜负将军!”

公元前389年,秦国终于忍不住了。秦惠公听说吴起在西河练了五万精兵,怕再等下去魏国更加强大,就集结了五十万大军,号称“百万”,杀奔阴晋(今陕西华阴)——这五十万大军里,有正规军,有农夫,还有奴隶,漫山遍野都是黑色的甲胄,远远望去,像一片黑色的潮水。

消息传到西河,魏文侯急了,派人给吴起送信:“秦军五十万,你只有五万,要不我再派些援兵?”吴起却回信说:“主公放心,五万魏武卒,足够破秦!”当天晚上,吴起在军营里大摆庆功宴——注意,是“庆功宴”,不是“出征宴”!

宴会上,吴起把士兵分成三排:前排是立过功的,用金爵喝酒,吃的是牛肉、羊肉、猪肉“三牲”;中排是表现不错的,用银爵喝酒,吃的是猪肉;后排是没立过功的,用陶碗喝酒,吃的是窝窝头。士兵们一看,都明白吴起的意思——想荣华富贵,就得打胜仗立军功!

散宴后,吴起又让人把赏赐送到士兵家里:立过功的士兵,家人收到了绸缎和粮食;战死士兵的家人,收到了抚恤金。一个士兵的老母亲收到粮食后,对邻居说:“我儿子跟着吴将军,就算死了,我也不愁吃穿,他肯定会好好打仗的!”

决战前一天,吴起召集全军,站在高台上大喊:“秦军五十万,我们五万!可他们是乌合之众,我们是魏武卒!明日交战,我会冲在最前面,你们跟着我,杀一个秦军,赏粮五石;杀一个秦将,赏黄金十镒!若有人临阵脱逃,我定斩不饶!”士兵们听得热血沸腾,齐声大喊:“愿随将军杀敌!”

第二天一早,阴晋城外,秦军和魏军对峙。秦惠公站在战车上,看着对面五万魏武卒,冷笑着说:“就这点人,也敢跟我抗衡?”当即下令:“全军冲锋!”五十万秦军像潮水一样涌了过去,喊杀声震天动地。

吴起却不慌不忙,下令:“铁鹞阵,迎敌!”只见五万魏武卒迅速列成阵型:前排士兵手持大盾,像一堵墙一样挡住秦军;后排士兵手持长戟,从盾牌的缝隙里刺向秦军;再后排的士兵,架起十二石弩,对着秦军密集的地方放箭。

秦军冲在最前面的是农夫和奴隶,他们没受过训练,手里的兵器要么是木棍,要么是锈刀,根本冲不破魏武卒的盾牌阵,反而被弩箭射倒一片。秦惠公见状,忙下令正规军冲锋,可魏武卒的长戟太长,秦军根本近不了身,一冲上去就被刺倒。

这时候,吴起身披三重甲,手持八尺长戈,大喊一声:“跟我冲!”带头冲向秦军中军。魏武卒的士兵们见将军冲在前面,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跟着吴起往前冲。吴起的长戈舞得虎虎生风,一个秦将刚想拦他,就被他一戟刺穿喉咙,当场毙命。

秦军的中军见吴起冲了过来,顿时乱了阵脚。吴起抓住机会,下令:“分兵两路,绕到秦军后方,断他们的退路!”两支魏武卒精兵立刻出发,很快就绕到了秦军后面,竖起了魏国的旗帜。秦军一看退路被断,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扔下兵器逃跑。

这场仗,从早上打到傍晚,五十万秦军被打得丢盔弃甲,尸体堆得像小山一样,洛水都被染红了。秦惠公带着残兵,一路逃回秦国,再也不敢轻易招惹魏国。此役过后,“魏武卒”的名声传遍天下,各国诸侯都说:“得魏武卒者,得天下!”

吴起在西河郡守了二十多年,不仅打退了秦军的多次进攻,还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今陕西黄河西岸),把魏国的疆域扩展到了洛水以西。魏文侯去世后,魏武侯继位,有一次跟吴起坐船视察西河,看着两岸的山川,感叹道:“这山河真是险峻,是魏国的宝地啊!”吴起却反驳说:“主公,国家的强盛,靠的不是山河险峻,而是民心和军队。当初三苗氏(上古部落)有洞庭、彭蠡之险,却因暴虐失民心,被大禹消灭;夏桀有伊阙、黄河之险,却因残暴失民心,被商汤推翻。若主公不能善待百姓、整顿军队,就算有山河之险,也保不住魏国!”魏武侯听了,连连点头:“你说得对!”

可没过多久,魏武侯就听信了丞相公叔痤的谗言。公叔痤怕吴起功高盖主,就对魏武侯说:“吴起本事大,又不是魏国人,若他有异心,就麻烦了。主公不如把公主嫁给她,若他愿意,就说明他忠于魏国;若不愿意,就说明他有二心。”魏武侯觉得有理,就跟吴起提了嫁公主的事。

可公叔痤早就设好了圈套——他先请吴起到家里做客,让自己的妻子(也是魏国公主)故意在吴起面前发脾气,对他又打又骂。吴起见公主这么凶悍,心里就犯了怵,心想:“要是娶了公主,我以后还不得被她欺负?”就婉言拒绝了魏武侯。魏武侯一看吴起拒绝,果然怀疑他有二心,渐渐疏远了他。

吴起知道自己在魏国待不下去了,心里虽然不舍得魏武卒,但也只能离开。离开西河那天,魏武卒的士兵们都来送他,有的哭,有的拉着他的手说:“将军,您别走啊!我们还想跟着您打仗!”吴起看着这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眼圈也红了,但他还是咬着牙说:“天下之大,总有我吴起容身之处。你们好好守着西河,别给魏武卒丢脸!”说完,他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向东而去——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楚国。

吴起投奔楚国时,楚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困境里。先说“内忧”:楚国的贵族势力太大,像令尹(楚国最高官职)子西、司马(掌管军事)昭阳这些人,世代为官,手里又有兵权,连楚王都要让他们三分;朝廷里的冗官也多,很多人拿着俸禄不干事,国库的钱都被他们浪费了。再说“外患”:北边的三晋(韩、赵、魏)经常欺负楚国,南边的百越也时不时来骚扰,楚国打了好几次仗,都输了,被中原诸侯嘲笑是“南蛮子”。

楚悼王早就想改变这种局面,可一直找不到有本事的人。听说吴起来了,他亲自到城外迎接,拉着吴起的手说:“先生,楚国现在太弱了,我知道你能打仗、会治国,若你能强楚,我愿把楚国的大权都交给你!”吴起见楚悼王这么信任自己,当即说:“主公若信我,我愿为楚国变法,三年之内,必让楚国称霸天下!”楚悼王大喜,当场拜吴起为令尹,让他主持变法。

吴起一上任,就雷厉风行地推出了“变法三板斧”。

第一斧:削贵族特权。吴起规定:“贵族的爵位,只能传三代,三代之后,若没有功劳,就收回爵位和俸禄!”还下令:“把那些没用的贵族,迁徙到苍梧之地(今湖南、广西一带)去开垦荒地!”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贵族们世代享受特权,现在突然要被收回爵位,还要去荒凉的地方开荒,谁能愿意?子西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对楚悼王说:“吴起这是要毁了楚国的根基!贵族是楚国的支柱,怎么能这么对待他们?”吴起却反驳说:“贵族拿着俸禄不干事,还兼并土地,让百姓受苦,若不削他们的特权,楚国早晚要亡!”楚悼王支持吴起:“令尹说得对,就按他的意思办!”

为了震慑贵族,吴起还在郢都(楚国都城,今湖北荆州)的四门立起了三丈高的“明法柱”,把变法的条文刻在柱子上,旁边还放着一把斧钺(古代兵器,象征刑罚),下令:“谁敢违抗变法,就用这把斧钺斩了!”有个贵族叫斗成然,是子西的亲信,故意拖延迁徙,还煽动其他贵族闹事。吴起二话不说,把斗成然抓起来,押到明法柱前,当场枭首示众。其他贵族见吴起动真格的,再也不敢闹事了,乖乖地收拾行李,去了苍梧之地。

第二斧:裁冗官、选贤才。吴起派人清点朝廷的官员,发现有上千个冗官——有的官每天就喝喝茶、聊聊天,有的官甚至好几年都不来上朝。吴起当即下令:“裁掉所有冗官,节省下来的钱粮,全部充作军费!”同时,他又贴出告示,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当官,不管出身高低,只要有本事,就能做官。有个叫屈固的平民,很有军事才能,吴起就提拔他做了军尉,让他带兵训练。

第三斧:强军队、拓疆域。吴起把节省下来的钱粮,都用在军队上——打造新的盔甲和兵器,提高士兵的俸禄,还借鉴魏武卒的训练方法,训练楚国的军队。他对士兵们说:“你们好好训练,只要打胜仗,就能升官发财,家人也能跟着享福!”楚国的士兵们本来就勇猛,经过吴起的训练,战斗力更是大增。

短短五年时间,楚国就像变了个样:国库充实了,军队强大了,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了。吴起又带着楚军四处征战——向南,平定了百越,把楚国的疆域扩展到了南海之滨(今广东、广西一带);向北,兼并了陈国和蔡国(今河南东部),饮马黄河;向西,打退了秦国,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外筑起了防线,让秦国不敢再轻易南下。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