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
年,猎户座支旋臂与人马座主旋臂之间,未知名空域
曲战三型空天母舰“女娲号”撕裂曲速泡膜的瞬间,舷窗外并非预想中的深邃黑暗,而是一片氤氲着暗红辉光的星云帷幕。殖民c计划编队的十二艘“鲲鹏”级运输舰与四艘曲战三型空天战舰如巨鲸般悄然滑出超空间,引擎尾迹搅动着稀薄的星际尘埃,在舰体周围晕染出诡异的玫瑰金色光雾。
殖民c计划编队根据孔方佳的要求,平均每200-300光年跳出一次曲速空间跳跃飞行,进行引擎降温和编队修整,更主要的目的是这样可以降低单次产生的空间激波涟漪的强度,更不容易被星盟的探测器所发现。
"前方引力场异常波动增强!"
传感器官李娜的声线突然拔高,打破了舰桥内压抑的寂静。她面前的频谱分析屏上,一组暗红色的能量脉冲正以
0。3
赫兹的频率规律性震荡。
编队司令张磊猛地坐直身体,战术目镜瞬间切换至最高分辨率模式。星图上那片原本被标注为
"猎户座
-
人马座星际尘埃带"
的暗区,此刻正透过尘埃间隙透出几簇微弱的红外光晕。"放大
1200
倍,启动氦
-
3
丰度扫描!"
当全息屏幕解析出三颗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的天体时,年轻领航员王浩的呼吸声通过麦克风清晰可闻:"褐矮星!三颗褐矮星!光谱显示这三颗褐矮星极其相似,表面温度均约为
2800k-3000k,年龄测定在
2000
万年-2500万年左右,属于主序星形成初期的残留天体。"
他的瞳孔在战术目镜反射光下收缩成针尖状,"周边宇宙尘埃密度达到了pdust≈10负11次方至10的负10次方克cm3,难怪之前的深空扫描未能发现。这已经接近形成新的恒星或者行星的密度了,隔绝了绝大部分的可见光、红外光等的探测。"
张磊的心脏在胸腔里重重搏动了两下。这些新形成的褐矮星仍保持着恒星诞生初期的余热,却被包裹在致密的星际尘埃云中,如同被灰烬覆盖的火种。更让他血液升温的是传感器官接下来的报告:"第三颗褐矮星的引力井内发现行星系统!编号
c-73
的行星。。。。。。"
李娜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大气光谱检测到水分子吸收线,浓度达到地球标准的
17%,并且存在氧氮比例为
21:78
的稳定大气层!"
会议室内的全息沙盘正模拟着新发现星系的引力模型。三颗褐矮星以微妙的引力平衡维持着三角轨道,彼此间距约
12
天文单位,而
c-73
行星恰好位于中间褐矮星的宜居带边缘。"星尘带形成的天然屏障,"
战术专家陈铭指着沙盘上弥漫的灰色颗粒,"距离猎户座支旋臂和人马座主悬臂各
700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