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113集 安抚民心(第1页)

第1113集 安抚民心(第1页)

楚风渐暖

寿春城的晨光,总带着几分挥之不去的寒意。

秦旗在北门楼杆上猎猎作响,朱红底色上的玄鸟纹被风扯得变形,像一只俯视着城池的猛禽。城楼下的青石板路,还留着半月前攻城时的血渍,雨水冲刷后凝成暗褐色的斑痕,像极了百姓脸上挥之不去的愁容。

秦斩站在太守府的二楼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沿的木纹。他刚结束与军需官的对账,案上摊着的楚地户籍册还带着墨香,可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背后,是他昨夜巡城时看到的景象——绸缎庄的门板只开了半扇,掌柜的探出头看见秦军巡逻队,又飞快缩回去;巷子里的孩子追着纸鸢跑,瞥见穿黑甲的士兵,立刻被母亲拽进怀里,捂住嘴不敢出声;就连城根下摆摊的老货郎,也只敢摆上几样破陶碗,见人来就慌忙低头,像怕被人抢走什么似的。

“将军,粮仓的钥匙都备好了。”护卫赵信捧着个铜盘进来,盘里放着三把沉甸甸的铁钥匙,钥匙柄上刻着“寿春官仓”四个字,铜绿还没完全磨掉。这是楚军留下的官仓,半个月前秦军入城时,军需官怕出乱子,一直锁着,如今仓里的粟米再不发,怕是要受潮发霉。

秦斩转过身,玄色的便服领口松了两颗扣子,少了铠甲的压迫感,眉眼间多了几分温和。他拿起一把钥匙,指尖能摸到钥匙齿上的锈迹:“让弟兄们把仓门全开,分粮的时候注意着点,老弱妇孺先领,不许跟百姓抢,更不许克扣。”

“您放心,”赵信把铜盘递过去,“昨天您训过话,谁要是敢犯规矩,军法处置,弟兄们都记着呢。”

秦斩点点头,又想起什么:“去账房支二十两银子,让伙房多煮些粟米粥,放在粮仓门口,给没力气排队的老人孩子先垫垫肚子。”

赵信应了声“是”,刚要走,又被秦斩叫住:“把我那身粗布褐衣找出来,等下跟我出去走走。”

赵信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将军是想微服巡查,看看百姓的真实光景。他赶紧应声:“哎,我这就去准备。”

一、粮仓前的迟疑

寿春官仓在城西南角,是个四四方方的土坯大院,院墙足有两丈高,墙上还留着几处箭孔,是前阵子打仗时留下的。辰时刚过,仓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两个秦军士兵扛着“开仓放粮”的木牌立在门口,木牌上的字是秦斩亲手写的,笔锋刚劲,却特意把字写得大了些,好让不识字的百姓也能看清。

可半个时辰过去了,仓门前只聚了二三十个人,都站在三丈开外的地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上前。

人群里的王阿婆,手紧紧攥着布口袋的角,指节都泛了白。家里的米缸三天前就见了底,小孙子昨天还喊着“饿”,她本是第一个听到放粮消息的,可走到仓门口,看到穿黑甲的士兵,腿就软了。前几年楚军抓壮丁,也是这样在粮站前拦着人,说是给粮,最后却把男人都拉去当了兵,她儿子就是那时候没的。

“阿婆,您怎么不上去啊?”旁边一个穿蓝布衫的年轻人小声问。他是个货郎,叫陈二郎,昨天把最后一点糖糕卖了,换了两个窝头,今天也来碰运气。

王阿婆摇摇头,声音发颤:“你没见过楚军的样子?当年也是这样,说是放粮,最后……最后把人都抓走了。”

陈二郎也皱起眉。他倒是没被抓过壮丁,可上个月秦军攻城时,他躲在屋里,听见外面喊杀声震天,还有人喊“秦军屠城”,虽然后来没见真屠城,可心里的怕还在。

就在这时,人群后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秦斩穿着粗布褐衣,腰里系着根麻绳,赵信也换了便装,跟在他身后,手里提着个布袋子,看着像个寻常的商贩。

秦斩走到人群边,没说话,先看了看粮仓门口的士兵——他们都站在粮堆旁边,手里没拿刀,只是帮着把粟米装进布袋,脸上没什么表情,却也没呵斥百姓。再看百姓,大多低着头,眼神里满是犹豫,还有几个老人,手都在抖。

他清了清嗓子,尽量让声音温和些:“老少爷们,今天开仓放粮,是给大家渡难关的,每人两斗粟米,不要钱,也不抓壮丁,放心领。”

人群里静了一下,没人应声。陈二郎偷偷抬眼看了看秦斩,见他穿着普通,不像当官的,可那站姿,腰杆笔直,又透着股不一样的劲儿。

王阿婆咬了咬牙,往前走了两步,又停住了。她想起儿子临走前说的“娘,我会回来给你带粮的”,可最后回来的,只有一件染血的衣裳。

秦斩看出了她的迟疑,走到她面前,弯下腰,声音放得更低:“阿婆,家里是不是没粮了?”

王阿婆被他问得一怔,眼泪突然就下来了:“官……官爷,我家小孙子三天没吃饭了,我……我怕……”

“不怕,”秦斩接过她手里的布口袋,递给旁边的士兵,“给阿婆装两斗粟米,再舀一碗热粥来。”

士兵很快把装得满满的布口袋递回来,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粟米粥。王阿婆接过粥碗,指尖碰到碗沿的温度,眼泪掉得更凶了。她颤巍巍地舀了一勺粥,吹了吹,先递给旁边的小孙子:“快吃,慢点吃。”

孩子饿坏了,捧着碗大口喝起来,粥汁顺着嘴角往下流。王阿婆看着孙子,又看了看秦斩,突然“扑通”一声跪下来:“谢谢官爷!谢谢官爷!”

秦斩赶紧把她扶起来:“阿婆,使不得,这是我该做的。”

有了王阿婆带头,人群里的人慢慢动起来。陈二郎第一个走上去,士兵给他装了粟米,他提着口袋,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接着,越来越多的人上前,有的还带着自家的陶碗,要一碗热粥。仓门前渐渐热闹起来,有老人跟士兵说“谢谢”,有妇人教孩子给秦斩作揖,秦斩都笑着应了,帮着把粮袋递给力气小的百姓。

一直忙到午时,太阳升到头顶,仓里的粟米发出去一半,秦斩额头上沁出了汗。赵信递过来一块帕子:“将军,歇会儿吧,您都站了三个时辰了。”

秦斩擦了擦汗,看向街上——刚才还冷清的街道,现在有几家店铺开了门,卖包子的蒸笼冒着热气,还有孩子在巷口追着玩,虽然看到他还是有点怕,可至少敢出来了。

“再走走,”秦斩把帕子递回去,“去东边的巷子看看,那边住的都是农户,看看他们怎么样了。”

二、茅草屋的哭声

寿春城东的巷子,大多是茅草盖的房子,矮矮的,挤在一起。巷子口有棵老槐树,树干上还留着刀砍的痕迹,是楚军撤退时砍的,想用来挡秦军的路。

秦斩和赵信刚走进巷子,就听见一阵断断续续的哭声,是个老妇人的声音,哭得很伤心,还夹杂着“我的牛啊”“没法活了”的念叨。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