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公拿着一把油纸伞跑过来,想给秦斩遮雨,却被秦斩推开了:“阿公,您年纪大了,赶紧去棚子里躲躲,这里有我们呢。”王阿公看着秦斩浑身湿透的样子,眼眶一热,没再坚持,转身也去搬草席了。
这场雨下了整整一夜。秦斩在堤上守了一夜,没合过眼。天快亮的时候,雨终于停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秦斩看着被雨水冲刷过的堤身,虽然有些地方塌了一点,但整体还算稳固,他这才松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堤上,再也忍不住,靠在旁边的石头上睡着了。
民夫们看着他熟睡的样子,都放轻了脚步。狗蛋偷偷从怀里掏出一个热乎乎的窝头,放在秦斩身边,小声说:“大人,您吃点东西再睡吧。”
汛期,终于来了。
那天早上,秦斩刚上堤,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像闷雷一样。他抬头往上游望去,只见一道浑浊的水墙正顺着河面涌过来,越来越近,越来越高,浪头拍打着河岸,发出震天的响声。
“大家都往后退!注意安全!”秦斩大声喊道,民夫们和闻讯赶来的百姓都往后退了几步,紧张地看着越来越近的洪水。
很快,洪水就冲到了堤下,浊浪像愤怒的野兽一样,一次次撞向新修的堤坝。水花溅起丈高,落在堤顶,打湿了秦斩的衣服,可他一动不动,眼睛紧紧盯着堤身,手里还握着一把锄头,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
王阿公站在秦斩旁边,手心里全是汗。他想起去年汛期,旧堤被洪水一冲就垮了,洪水像猛兽一样冲进柳家村,他亲眼看到村里的李婶抱着孩子,被洪水卷走,那场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可现在,看着眼前的新堤,虽然被洪水撞得微微晃动,却始终牢牢地挡在那里,没有一丝裂缝。
“顶住了!堤坝顶住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接着,堤上的百姓们都欢呼起来。狗蛋拉着王阿公的手,蹦蹦跳跳地喊:“阿公,你看!洪水过不来了!我们的家保住了!”
秦斩看着欢呼的百姓,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这才感觉到,自己的腿已经麻了,脚上的伤口被洪水泡得生疼,可他一点都不在乎——这一个多月的辛苦,值了。
洪水在淮河河道里奔涌了三天三夜,才渐渐退去。新修的堤坝完好无损,泗州城安然无恙。
洪水退去后的第二天,王阿公带着柳家村的百姓,还有泗州四县的代表,来到了郡守府。他们手里捧着一块青石,青石上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秦侯堤”。
秦斩看着那块青石,愣了一下,然后连忙说:“各位乡亲,这可使不得。修堤是我身为郡守的本分,怎么能立碑纪念我呢?”
王阿公走上前,把青石放在地上,对着秦斩跪了下来,后面的百姓也跟着跪了下去。秦斩赶紧去扶王阿公:“阿公,您这是干什么?快起来!”
王阿公却不肯起来,他看着秦斩,眼里含着泪:“秦大人,您要是不答应,我们就不起来。楚国那些官,只知道刮我们的粮,不管我们的死活。是您,带着我们修好了堤坝,保住了我们的家,保住了我们的命。这碑,不是给您立的,是给我们泗州百姓的救命恩人立的!”
秦斩看着眼前的百姓,心里一阵暖流涌过。他知道,自己再推辞,就辜负了百姓们的心意。他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好,这碑,我收下。但我有一个请求,碑上的‘秦侯’两个字,改成‘秦公’吧,我只是个郡守,当不起‘侯’这个字。”
百姓们都答应了。当天下午,他们就把石碑立在了淮河堤坝的最显眼处。石碑立起来的时候,阳光正好,照在“秦公堤”三个字上,闪闪发亮。
秦斩站在石碑旁,看着远处平静的淮河,又看了看身边的百姓,心里默默想着:只要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就算一辈子守在这淮河岸边,也值了。
后来,泗州的百姓们常常带着孩子来堤上,指着石碑,给他们讲秦斩修堤的故事。孩子们听着故事,眼里满是崇拜,他们知道,是这位秦大人,用自己的汗水和辛苦,换来了他们安稳的生活。
而那道百里长堤,也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年复一年地守护着淮河岸边的百姓,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人们渐渐忘了“秦公堤”这个名字,还是习惯叫它“秦侯堤”——在百姓心里,秦斩就是他们的侯,是他们永远的救命恩人。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