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儿在鹤留湾没有亲人,廖发才更不用提,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自然也没有亲人、亲戚到场。
姜远将侯府的下人们组织起来,弄成亲朋团,摆了十几桌酒席,热闹喜庆的氛围并不差。
丰邑侯府做为主家,也不曾亏了菲儿。
小茹安排的嫁妆倒也不太显摆,按普通富裕人家的排场弄的。
算不上太好,却也比大多数人家体面,这引得府中其他下人羡慕不已。
姜远见得侯府中下人们羡慕的眼神,当即便宣布,以后凡是侯府中的丫鬟出嫁,出嫁之时,仍在侯府当差的,都会有一份小嫁妆。
男子在侯府当差的,都会有二两银子的成家补贴。
离了侯府的,成亲之时来告知一声,侯府也会备上一份薄礼以贺。
姜远刚说完,侯府中的下人们先是一愣,随后欢呼着行大礼。
下人们心中各自欢喜,跟着这么一个东家,定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这事儿不知怎的就传了出去,导致周边庄子的百姓,家中有子女年满十四的,时不时来侯府问一下,看能不能进侯府当个差。
要知道在大周,普通人家如能勉强过活得下去的,没有人会愿意将儿女卖进大户人家当奴仆。
一旦卖身为奴,良籍就会变为贱籍,遇上苛刻的主家,几辈子都翻不了身,是生是死皆由主家说了算。
但进丰邑侯府不一样,这儿不买奴,只是雇佣。
进侯府时是什么籍,仍旧是什么籍,去留皆自愿,待遇也好,主家又不会随意打骂。
有聪慧的,还会被送去鹤留湾的各种工坊当学徒,且学徒也给工钱。
如今下人成婚,侯府还给置嫁妆,这在大周极其罕见,如此好的主家,打着灯笼都难找。
在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丰邑侯府门前,经常可以看到,有百姓牵着儿女找上门来,询问能不能让自家孩子进侯府当个差。
这些百姓也机灵,皆言给孩子一口饭吃就行,生死皆由侯府做主,他们也不要什么卖牙钱。
侯府的下人多达两百之众,只要能进侯府的,基本上没人愿意走,又怎会招新人。
小茹却也不完全拒绝,见得机灵的孩子也会收了,安排进香皂坊、酒坊,玻璃窑当学徒。
甚至章老七的铁匠铺也塞进去了两个。
当然,小茹不再似当年那个什么都不知,只会一味心软的小丫头。
深知这些作坊是侯府的命门产业,有许多秘方不能外传的。
所以,小茹给这些新进来的学徒,均签订了长达十年的雇佣合约,并在丰邑县衙登记。
未到期限想走的,需赔偿纹银二百两。
泄露秘方者,实行连坐制,全家老小一起进县衙大牢喝潲水。
小茹这一手极狠,寻常人谁能拿出二百两银子来,更别说还经官府为中间人。
用小茹的话来说,侯府需要家传匠人,而不是学了手艺就跑的白眼狼。
姜远对这一套逻辑并不反驳,反驳也无用,家中的生意皆由小茹说了算。
且,只要进得侯府家门的女子,姜远的老娘就会给她们灌输,家中的秘方,都是留给她们子嗣的思想。
在这以夫为纲,以子为重的大周,小茹与清宁、黎秋梧,乃至主母上官沅芷皆深以为然,自要守好家财。
这些是后话,闲话,略提便罢。
且说廖发才胸戴大红花,身穿玄纁深衣,脸上涂粉抹红,如同深山出来的大妖一般。
这厮今日也学斯文了,学着姜远在正式场合走的四方步,身后领着一顶八人抬的花轿,见人就拱手,未语便先笑。
菲儿出嫁自然不能走侯府大门,得从小门出,不过这也挺气派了。
廖发才进门先给姜远与一众夫人磕头,姜远装模做样的说上几句,要善待我家菲儿之类的话。
小娟儿与兰儿举了根扁担将菲儿的房门拦了,雨儿提个篮子就伸了过去。
雨儿记得很清楚,当初姜远娶黎秋梧时,她与利哥儿拿了篮子拦门,姜远给他倒一篮子喜糖喜饼之事。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