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江南的兵去西境打仗?
这在裘老八看来,是一件极为不可取的事情。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乃兵家大忌。
且不说西境正有战事,此番并不宜临阵换防。
就算有不得已的理由,非得换。。。也不应该用江南的兵去补镇西军和淮州军调动之后的空缺。
江南富庶,毗邻海域,多富商贵胄,属于近海“发达地区”。
这里相对稳定,不常有战事,奉行的是“水师先行”的政策。
换句话说,江南百万大军其精锐在于水师,而非陆上步卒骑兵,深入内陆作战,六道士兵并没有什么优势。
而西境地处高原,物资匮乏不说,江南这些“贵族兵”去了,一来没有时间熟悉环境,战力定会大打折扣,二来。。。首先就会染上高原反应。
未战,自己就得先有问题。
镇西军与淮州军常年驻扎西境,早已熟悉了当地的环境,拥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利。
明面上,西凉与大周国联合犯境,启用淮州、镇西两军去应对,是最为合适的。
拱卫西域,岂非就是这两支军团的职责?
镇西军从高原地带来到江南,可以快速适应,但江南大军从丰饶富庶的沿海去到西境,却不是需要时间适应那么简单!
高原士兵习惯了高海拔的恶劣环境,突然来到低海拔的丰饶之地,那叫“龙御浅滩”,如鱼得水。
江南士兵习惯了养尊处优,去到西境,只怕连负重行军都会困难重重。
如果将江南比作天堂,那大景西境几乎就是最接近“地狱”的存在,这群贵族兵如何能受得了?
陈余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说要把刚刚收编的江南大军带去西境,不免让裘老八感到错愕。
这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吗?
估计大军开赴西境,没到半路。。。就得有一半人产生不适。
裘老八在从军之前,本就是京都贵胄,医药世家。
优渥的家境让他比一般人的阅历要丰富得多,眼界也更高,见多识广。
他曾到过西境,深知那里的环境对于常驻中原、南境的人意味着什么。
此时,立马表现出极力反对,道:“此事不可。。。”
但刚刚吐出四个字,就被陈余打断:“我知道裘现在表示反对,是在担心什么。不过,就目前而言,启用江南大军赶赴西境却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一概疑问,且容后再说,先按我的意思办。”
裘老八沉默。
经过这两个月和陈余携手收服五道守军,他知道陈余深通兵法,擅于权谋。
按理说,不会连江南士兵无法适应西境高原环境的弱点都看不出来,而他竟然有此决定,恐怕是另有考虑。
想了想后,倒也愿意先搁置分歧,转而改口道:“好,那便依你之见。但此事仍需从长计议,万不可草率。”
说完,随即转身走出大帐,返回城中对郑通几人传令。
陈余深吸了一口气,摆手招来一名锦衣卫斥候,吩咐道:“拟一封密函,上奏陛下,就说。。。江南大军即将开拔奔赴京都,请陛下务必倾力配合,不可让沿途各州守军阻挠。”
“其次,如果十万禁军和镇西军五万将士已跟随圣驾赶往秦县,那就建议她马上下旨,革除锦衣卫指挥使霍铁山的职务,改任江南六道节度使,统管十万禁卫与五万镇西军,此刻起镇守江南。”
“江南军务,一概由他负责,直至另有任用。护送陛下回宫的职责,由杂家与江南大军接手,不得有误。七日内,杂家必到秦县县城,让陛下一定要等我。”
那名暗卫斥候闻声一愣,似乎有些异议,但并没有多说什么,扭头离去。
次日清晨,天还没大亮。
城外大营就集结大批军团,绵延数十里,一眼望不到边。
而这只是江南大军的凤毛麟角,自昨日裘老八向郑通等人下达集结令后,已有数支传令队伍赶赴各州军营。
相信不出半月,八成的江南守军便可集结完毕。
郑通等五人新任总兵,可以说是由陈余临时提拔起来的,新官上任,正值意气风发,士气高涨之时。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