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陈余只是轻描淡写一字。
暗卫给神都城做出了如此之高的评价,竟称之为“永不陷落”。
那么这座追溯起来,比景都历史更加久远的西境大城必有其独特之处。
暗卫又应了一声“是”,随后道:“神都围三山而建,三座高山皆有千米高,也被大周人称为三大圣山。其中一座是纯矿山,山体附近富含大量铜铁金等矿产,几乎取之不尽。”
“大周人建国之初,便倾尽全力挖空了整个山体,在山体内部建造了数个巨大的,集合了开采、熔炼与铸造工场。历经数百年发展,城内完全实现了铁器等涵盖军工、民用等两方面的铁器自足。”
“而且储备量冠绝整个大陆,不需要任何一方的帮助,即便神都封锁十年,城中大军亦不会因缺乏铁器和兵器而自行瓦解溃败。他们是整个大陆唯一一个把武器压在枕头底下的强武帝国,大人可以试想一下,那意味着什么。。。”
陈余一惊,似乎被这话给怔住了,愕然道:“什么?大周人围住了一座矿山,且有完备的生产铸造工艺与人员,战时能源源不断生产武器?”
两军对垒,有时候并不会因为一两场的胜利,就能决出胜负。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打仗拼的是国力与人员物资的消耗。
再骁勇强悍的士兵,也要有精良兵器,用之不竭的物资补给,方能奠定占据主动的基础。
而神都城围矿山而建,历经百年浸淫,已构建出完整的武器生产链,且储备量惊人,这意味着。。。任何人想和他们比拼消耗,都终将会落空。。。
只要城中还有百姓,大周人就拥有取之不尽的武器。
敌军围城,一旦陷入苦战,却极有可能陷入物资匮乏而攻坚不利的窘境,继而显见颓势。
任何一场无法迅速结束的战争,最终的结果都终将演变成消耗战。
消耗战的结果,则是背后极大的人力物力的付出,乃决胜的关键。
大周人占据地利人和,却首先解决了军械消耗的首要难题,无疑显示出了其极大的战争潜力。
城中有永不枯竭的武器资源,岂非就是神都永不陷落的首要条件?
大周全民皆兵,有武器,就代表他们仍有绝地反扑之力。
不过,这仅仅也是首要条件而已。
有战争潜力,与能打赢战争,其实是两码事。
暗卫点头,凝重道:“是的。根据大周神卫府公布的资料显示,西城的那座高山武器库中,就储藏着足够大周军守城五年所需的武器辎重。这还不包括那无数巨大熔炉开启后,能不断新铸出来的新兵器。”
“而位于城中东部的那座。。。既是皇陵,也是大周人至高无上的神山,大人可知其中有何隐秘?”
闻言。
陈余沉思了片刻,顺着城中三山第一座是武器库的思路,稍一延伸,似乎就想到了猫腻。
顿了顿后,开口道:“他们敢说神都永不陷落,必是有所依仗与铺排。而能支持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三大条件,除了要有充足的武器资源以外,粮食储备也是重中之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士兵也是人,终究要吃饭的。难道说。。。神山的山体也被掏空了,用来储存粮食,那是一座粮仓?”
听此。
暗卫眼中闪过一抹佩服之色,接道:“想不到大人年纪不大,思维竟如此缜密,天资聪慧,一语便点中了要害。没错。神山高达千米,山巅处建起祭坛,祭坛下的地堡就是大周历任君上的陵寝墓室。”
“除此之外,偌大的山体内部被划分为逐层掏空,共打造了数十层宽阔的仓库。大周人占据了西境地域上仅有的一片黑土平原,肥沃的土壤让他们种下的粮食收成,并不比咱们的内陆中原差,乃至犹有过之。”
“这些丰富的粮食,除了满足大周百姓的日常所需之外,并不会外销换取金银,只因神都城内的金银铁矿就足以让大周朝廷富得流油。那些富余的粮食被规整地储藏起来,就存放在神山皇陵底下那数十层仓库中,储量大到难以想象。”
“保守估计,神都城里面的人就算数年不向外面寻求粮食,亦不会闹饥荒。关键是。。。山体内部冬暖夏凉,非常适合粮食储藏,并不用担心物资会腐坏。”
“根据我城中那位老友的估测,神山内部的战略物资储备,是。。。足以支撑百万军民生活三年的物资。百万人三年啊。。。。那该是何等庞大的储量?战时要是节俭使用,估计能拖上五六年不用担心口粮问题!”
陈余沉默,心中不由震撼起来。
作为一名前世“老兵”,他深知不论是现代战争,还是古代的冷兵器作战,物资口粮在整个战争链条中占据着什么样的关键地位。
别的不说,单说反贼占领整个东境后,石有容就带人满天下地募集粮草,便可见一斑。
人是铁,饭是钢,不能吃饱,再强大的军队也等同摆设。
而大周人竟未雨绸缪,在城中挖空山体,储备了百万大军几年的粮草。
有武器,有粮食,何惧你围城消耗?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