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了!”
宁川大包小包的冲进办公室。
总觉得他工位上少点什么?
嗯……
他的抱枕!
宁川叮叮当当地绕了大半个办公室,走到唐冰工位上把自己的抱枕扛走。
这个东西就是他的,不是谁来得早就是谁的!
他是来上班的,又不是幼儿园,怎么还抢玩具呢。
太幼稚了,这些人实在是太幼稚了。
宁川稳稳妥妥把抱枕放到床上摆正,从包里掏出带来的零食和水果。
一人分两个蛋挞、三个开花肠、三个冬枣和一点红心柚子。
有数的!不能让他们自己拿,一会儿打起来了。
宁川把给陆晨准备的那一份放在他的桌子上放好,等着他来的时候吃。
“陆晨什么时候来?”
“不翘课的话是下午来,但我估计他一会儿就来了。”
不翘课是不可能的,且不说本科的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对陆晨来说已经没什么实际作用了。
他都大四了,再不抓紧时间翘课就没得可翘了。
“呃…行。”高原道。
“你要改程序等会儿他。”宁川边忙着他自己手里的事儿边说道。
“好。”
宁川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个人电脑看一下自己的邮件。
最近没什么正事儿,邮箱都安静了些日子。
有一封信用卡的消费账单,还有一封来自美国的英文邮件。
是他当时阅读手稿时有语言困难,就精简了些问题,发给了手稿作者。
如今离他读手稿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之久,之前那份材料他在苏豆豆的帮助下看完了。
那是份相对简单且基础的稿件,现在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对宁川来讲已经没什么作用了,不过他还是打开看一下邮件。
邮箱自带的一键翻译功能,这般条件下再阅读起来可就容易了许多。
但当宁川意识到自己读到什么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
亲爱的宁川先生:
此时此刻,我正坐在书房晒满午后阳光的窗前,外面花园里,玫瑰开得正盛,微风偶尔送来的一缕清香,仿佛让时光也在这里放缓了脚步。
这样的午后,总让我想起年轻时,我也同您一样,怀揣着对星空最纯粹的痴迷。
而你的来信,恰如一把温柔的钥匙,打开了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
首先,请原谅我迟来的回信,年纪渐长,如秋叶渐落,虽然是自然的循环,但却着实让我的行动与思绪变得笨拙。
我已年过八旬,精力日渐稀薄,偶尔翻阅邮件,也成为了一项需要攒些力气才能完成的事情。
但你的信件,我反复读了几遍,心中既感动又感慨,没想到时隔30余年的零星手稿,依旧能在今日得到如此认真的回响。
关于你对手稿中若干问题的追问,我努力翻找了当年的笔记和记忆,但不得不承认,时间模糊了太多细节,有些问题,我已无法给出你足够准确的答案。
然而,科学的精神本就在于传承与延续,我转而翻阅我几位学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挑选了几篇与你问题紧密相关的文章。
这些文章或许能为你提供更清晰的思路,随信附上这些文献,算是我对你执着求知的微小助力。
若有任何进一步的想法,欢迎随时来信,虽我回复未必及时,但每一封都会认真阅读。
宁川先生,祝你在科研的道路上从容且坚定,也愿你常保对未知的好奇与温柔。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