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划拨资金太多,这太医院怕也是免不了一番折腾。"
"且太医院事关皇上皇太后身体康健,这是要紧,不能有半点马虎。"
载沣点头附和"考虑的在理,可若不从太医院经费中划拨,那又从哪里找寻多的经费呢?"
"况且如今皇室经费皆有用处,不好轻易挪移。这太医院的经费……"
载沣突然提出疑问:"此次清查内务府账目时,近年太医院采购的药材以及向宫外采购的药品账单花费甚大,不如……"
"太医院的贪污腐败也是日趋严重,借着此次清查,那就再借一借民国政府这把刀。"
"太医院本就在采购上常年虚报价格,中饱私囊,与药材商私下串通,故意抬高药材报价。"
"太医院官员则从虚报的差价中抽取高额回扣,而最终由内务府承担这笔虚高的开销,层层盘剥后,朝廷投入的巨款实际仅有小部分用于采购药材。"
"是啊!太后娘娘、王爷,若非此次清查,也查不清太医院如此多的猫腻。"
"以次充好,克扣物料,为了压缩实际采购成本、获取更多利润,太医院会刻意采购劣质、甚至变质的药材。"
"他们在入库登记时,却将这些次品登记为“上等”“精品”,按优质药材的价格报销。而真正的优质药材则被官员私下截留,转而高价卖给民间药铺,从中渔利。"
"太医院的采购权往往被少数权贵或资深官员把持,他们会指定亲信或有利益输送关系的药材商作为“独家供应商”,排斥其他合格的商家参与。以更高的价格供应药材,之后再与太医院官员瓜分利润。"
"其中各类药材采购价格颇高,然而质量却堪忧,人参每斤标价32两(实际市价8两),冰片竟比德国拜耳的同类药品贵十倍。"
"药材在运输、储存中会有正常损耗,故意夸大损耗比例。多出来的“损耗”部分药材,就以“处理残料”的名义低价购入,再转手卖出获利。"
"借着此次机会也好生对太医院整顿一番,事关皇室健康安危,太医院竟如此敷衍。"
隆裕太后愤愤的说道,"竟不想哀家平日里对他们也太过放纵了,难怪近日来哀家身体越来越不济。"
"还得劳烦醇亲王与爱卿配合那民国代表,做一番样子将太医院整顿一番,此后内务府可得牢牢把控太医院的采购事项,万不可再有差错。"
谨遵皇太后教诲!
醇亲王载沣当即表态,"此后本王定当时时注意亲自把控皇室的各项采购,为皇室做到真正的开源节流。"
"至于采购预算,那就将太医院的经费拨一半用于西医,至于太医院要怨恨,那就怨恨袁世凯吧!"
马佳绍英会意,立即呈上修改方案:
器械类
英国施贵宝:手术器械
德国西门子:x光机、心电图设备
药品类
德国拜耳:阿司匹林
法国赛诺菲:天花疫苗
英国葛兰素:消炎药
"最妙的是竞价环节。"马佳绍英压低声音,"除了像每个公司必须订购的医疗器械及药品外,其余的辅辅助类工具让三国公司代理人知道彼此竞价,他们为了抢生意,自然会压价。"
"那就如此说定了,本王明日便去各国公使馆拜访一番,想来各国公使十分愿意促成此笔订单。"
载沣突然起身:"此事还需请示民国政府。"
他盯着隆裕太后骤然收紧的眉头,又放缓语气,"虽说皇室在紫禁城内设立西洋医馆,是民国政府袁世凯批准的,若是皇室要与各国外交公使来往还是得说明一二,免得被民国政府所猜忌。"
隆裕太后释然笑了,眼角细纹里漾着精明的光:"哀家乏了,这件事就交由你二人定夺。"
二人退出乾清宫,马佳绍英则快速返回内务府值房,向民国大总统府拟写公函,告知皇室已成功设立西洋医馆,需向各国采购医疗器械与药品。
而醇亲王载沣则去寻民国政府代表阮忠枢,商议如何对太医院的整顿。
而三位西洋医生此刻正在西洋医馆内为挑选的病患诊治,他们不知道,自己推荐的供应商名单,已然成为紫禁城新一轮权力游戏的筹码。
东郊民巷内的英国公使馆里,秘书正兴奋地向公使朱尔典汇报:"如今皇室聘请的威廉·乔治医生已顺利进入皇宫任职,现下只等清皇室的采购订单了,按照预估采购数量,这是一笔不菲的订单。"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