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丝脆,织不成布,不如掺进石灰里,做结实的瓦片。”
领头的儒生眼睛一亮:
“陛下是说,用玻璃丝当筋,像竹篾混在泥土里?”
“聪明。”
朱有建捡起根断了的玻璃丝,对着光看了看,
“去跟鲁总监说,让他试试用这玩意儿修桥墩,说不定比钢筋还管用。”
威龙忽然跳下台阶,追着只蝴蝶往农科的暖棚跑。
那里更热闹,十几个老农正围着棵嫁接的果树争论——
树上既结着苹果,又挂着梨子,是农科的人搞出来的“新玩意儿”。
见皇帝来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农忙道:
“陛下,您说的‘树上结番薯’,我们试了嫁接,没成……”
“急什么。”
朱有建蹲下来,摸了摸暖棚里的土壤,
“我就是随口一说。
你们先把这苹果梨种好,秋天给孩子们当零嘴。”
他指着旁边的玻璃房,
“里面的蒸汽管通到地里了?
温度够不够?”
“够够够!”
老农笑得合不拢嘴,
“这玻璃房真好,腊月里都能种青菜,比皇庄的暖棚还管用!”
他们多是农科专家的亲眷,也沾着家学,偏偏不服老,要亲手种植改良作物。
朱有建很开心,研究院就需要他们这样的精神,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不能靠自己一人奋斗!
王徵举着块亮闪闪的钢片跑进来,脸上沾着黑灰:
“陛下!成了!
这钢能弯成圈,还不断!”
他当场就把钢片弯成个圆环,又捋直了,果然没裂。
朱有建接过钢片,掂量了掂量,忽然对鲁总监喊:
“拿图纸来!这钢能用,拉索桥的事,就这么定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