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三小说>都市言情>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230章 启蒙读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 启蒙读物 (2 / 3)

秦始皇只是长叹,“李斯啊,心眼太小,不适合做丞相。”

王绾淡淡笑了笑,终于探到了死对头在陛下心中的位置。

“卿也别想着这么快退了,好歹再支撑几年,等上林学宫建成,朕自然随你心意。”

王绾郑重躬身,“陛下此言,臣铭记心中。”

再次回到咸阳宫中,秦始皇得到了来自蜀中的消息。

新一年的商队已经准备妥当,趁着春暖花开之际,准备进入高原。

摘星一脉派了五个年轻人跟随商队一起,打算在最高的地方划下一片地盘。

那场在上林之中的议事,有很多百家之人蠢蠢欲动。

摘星一脉率先付出了行动,对其他百家来说圈地成了日常挂在嘴边的事情。

农家、墨家、公输家倒是不急,因为有秦人的地方,他们的人基本上都在了。

商家最近动作不少,但全都集中在长安商贸区,由平准令牵头,子婴和殷从两人开始了对商贸区的一系列整改。

涉及问题很多,从商律,商法,到商贸区规划,区域分配,道路清洁,等等,他们打算将这里打造成除了上林学宫之外的第二座学宫。

商学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

医家之人整日窝在南山之上,由几个农家之人协助,开始进行药草统计,并进行野化种植试验。

根本没有探索外面世界的欲望。

自家山头的事情都没有搞清楚,自然不关心外面的事情。

以王绾为首的儒家之人也是窝在家中,最近开始编纂启蒙书籍。

听说进度飞快,年底便能出成果。

秦始皇想了半天,开始担心自己让这些人外出探险的计划是不是要落空了。

他又盘点了一些百家的名额,觉得下面的人能够出头的人恐怕很少了。

百家争鸣的时代终究已经过去很久了。

一些学问已经接近失传。

比如道家的杨朱,在春秋时期盛极一时。

孟子有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

可见其学问盛况。

但如今已经鲜有人提及,其原因秦始皇很清楚。

这个学问被上层贵族垄断了。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秦始皇默默念诵这句话,对于这言语后世有更多的解读。

其实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实在是很天真。

利天下的事情怎么可能只是拔一根汗毛而已。

世间的事情都是相对的。

杨朱学问的出现并非偶然。

在那个儒墨盛行的时代,人人都在说奉献和仁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