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90年代哈工大难考吗 > 374 说好的工业基础薄弱呢厉害了我的钳工(第3页)

374 说好的工业基础薄弱呢厉害了我的钳工(第3页)

空旷的车间里,看不到什么设备。

在高温炉前面,有着好几个不知道混凝土浇筑了多厚、深浅不一的坑。

“6。5万吨大压机,地下13。5米,地上24。5米,总高38米,这些坑都是为了安装地下部位,到时候工作台只比地面略高,便于操作。”

见谢威看向这些不同的坑,韩瑞军向他介绍着。

“说是坑不合适,那边区域周围都有检修空间,这些立柱一旦安装,除非出现大故障需要更换立柱,否则只能等到报废……”

黄文虎笑着说道。

谢威点头。

尚未开始安装,车间里很空旷,根本看不出来什么。

在几人的陪同下,谢威跟在李瑞身后,又到机械加工车间去看了看已经加工好、正在加工的大型零件。

32米长、重达220吨的C型贴片,平铺在地上,看起来只是长,却丝毫不单薄,表面涂抹着厚厚的黄油用于防锈。

正在龙门铣床上加工的主横梁,看着就给人厚实的感觉,只是肉眼看,根本看不来这玩意儿加工完成后都还有将近700吨!

庞大的机械加工车间,机床数量并不多。

谢威看到里面最大的一台龙门刨床,轨道长度起码超过40米!

“这真是所谓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现在能制造出来的?”

谢威发出了疑问。

这些重型设备,无一不需要非常强的重工业底子、加工能力才能制造出来。

“重型设备制造的难度不在于实现加工功能,而是加工精度。就比如说眼前这台改造出来的40米龙门刨床吧,从一端加工到另外一端,直线度只能控制在0。5毫米。苏联同类型的,可以控制在0。2毫米……”

韩瑞军苦着脸解释。

“这么大的误差?那加工出来的……”

谢威担忧了起来。

该不会又因为加工精度不行,最后等6。5万吨大压机搞出来后三天两头地维修。

“不会,我们用激光测量仪进行了检测,所有的C型贴片,直线度都控制在0。1毫米。”

谢威顿时好奇了起来。

“人工!”

韩瑞军解释着,“4根立柱,一共16块贴片,加工了整整14个月,第一块因为工艺不合理,更是加工了67天。后来不断搞调整工艺,先把所有的都先粗加工,放到一边等着自然变形,几个月后再半精加工,最后利用钳工配合机床进行精加工,一边加工一边测量,为了生产这16块贴片,厂里还从东方汽轮机、一重等单位抽调了63名7级、27位八级钳工进行最后的刮削。”

“没报废?”

谢威虽然知道问这个非常不合适,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他并不是非常了解机械加工,之前网络上可是说了:大了车,小了焊;厚了片,薄了垫。

当然,他并不是这意思。

这么大的东西,承受数万吨的压力,肯定不可能补焊的。

“怎么没有?这玩意儿长达32米,稍不注意就得出问题。这个承受着巨大压力,不能补焊,连加工过程发现浇筑时候产生的气孔过大,哪怕到了精加工环节,也得报废呢。16块成品,我们投料了22块毛坯。如果不是工艺改进跟上百位高级钳工,数十名工程师一直守着车间,可能不止报废6块。”

一说到这,韩瑞军跟黄文虎等人脸上都浮现出了不堪回首的表情。

说到底,还是加工能力跟加工工艺不行。

重大装备,不只是检验设计能力。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