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朔月,罪臣董卓之孙董白,立碑长安城下,回顾往昔,沥书以谢天下!
先祖父董卓,陇西旧族,少习弓马,本怀报国之志。昔年凉州乱起,先祖父提兵讨逆,也曾血洒疆场;后值国祚倾颓,阉宦乱政,先祖父奉诏入京,欲清君侧、安社稷。
然权力迷心,利欲蚀骨,入京之后,先祖父渐失初心,废立君主,擅权朝堂,视天子如无物;纵容部曲,劫掠京畿,致黎庶于水火。
洛阳之火,三月不熄,多少世家丘墟,多少百姓流离;长安之治,苛政如虎,轻则夺产破家,重则性命难保。
关东诸侯并起,非为私怨,实为讨贼;天下百姓怨声,非因偏见,实为积苦。
先祖父曾谓‘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此语何其昏聩!不知民为邦本,本固方能邦宁,失民心者,纵有百万甲兵,终是孤家寡人。
今,白幸得夫君征北将军赵剑庇佑,免于兵戈,更得见天下疮痍。
每念及先祖父所犯之过,致中原板荡、生民涂炭,白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故今日立此碑,非为为先祖父辩白,实为代其向天下谢罪:
一谢洛阳百姓,遭兵燹之苦,失家园之痛,先祖父之过,白愿代受其责;
二谢长安父老,受苛政之扰,历生死之危,先祖父之罪,白愿承其咎;
三谢天下义士,因讨贼而奔波,为安邦而流血,先祖父之恶,白愿书于青史,供后世唾骂。
自今而后,凡先祖父所害者之家,白必尽己所能抚恤;凡先祖父所毁之地,白必助力重建。愿以余生之悔,赎先祖父半生之罪,也愿天下人以此为戒:权势如刀,可安邦亦可覆国;民心如镜,可载舟亦可覆舟。
临文涕零,不知所言。惟愿苍天垂怜,佑我华夏早日太平,佑我生民再无离乱。
罪臣之后董白泣血谨书”
赵剑念罢,和董白一起跪于地上,焚香祭拜。
当两人最后一次俯身祭拜时,远处忽然传来一声悠长的笳鸣,像极了旷野里孤魂的呜咽。
紧接着,十数支短箫齐齐起调,音色清冽如碎冰击玉,裹着深秋的寒风掠过黑压压的士卒。
随军的鼓手们手持木槌,缓而沉地敲在牛皮鼓面上,每一声“咚——”都像砸在人心尖上,震得地面簌簌落着枯草。
钲与铙的碰撞声偶尔穿插其间,短促而钝重,不似平日行军时的激昂,反倒像在替亡魂叩问天地。
这曲短箫铙歌,奏的是替董卓赎罪的哀鸣,是给万千冤魂的告慰,每一个音符都沉得像洛阳城里未化的白骨,压得人喘不过气。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