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司马懿入帐询问夜间口号,曹丕下意识的道了一声“鸡肋”。
一时之间,曹丕和司马懿都愣住了。
昔日曹操于汉中之战时,也是面临进退两难,以“鸡肋”为夜间口号,主簿杨修听闻后便整理行装,旁人问原因时,杨修就答“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虽说杨修最终被曹操以“泄露机密”为由处死,但曹操最后的撤兵也证明了当时的杨修猜测无误。
而眼下。
曹丕竟也发出了“鸡肋”的感慨。
彼时彼处,此时此处,竟有相似之感。
“仲达,可有良策教朕?”
曹丕叹了口气,轻声询问。
司马懿欲言又止。
这,能说?
杨修之死历历在目,至今令司马懿感到头皮发麻。
虽说曹丕不是曹操,但司马懿也不能去妄言退兵。
“仲达有话,不妨直言,你乃朕的肱骨,不是外人。”曹丕看出了司马懿的顾虑,遂又安抚。
司马懿斟酌了片刻,道:“太尉在军报上称‘太子虽败,但并未辱没门风’;又称‘中原富饶,非一时胜败能决’。
故太尉文和公亦有言,用兵之法,先胜后战,预估敌人的实力然后调兵遣将,故而能举无遗策。
文和公又言,群臣之中,无人是刘备对手,即便以天威亲临,也难有万全之势;先贤有舜舞干戚使有苗臣服,故应先文后武。
臣以为,陛下应该斟酌考虑,两位太尉的忠言。”
司马懿是懂明哲保身的。
分明是自己想说的话,却引用钟繇和贾诩的话。
一个是现任太尉,一个是已故太尉。
至于他司马懿?
嗯,司马懿只是认同两位太尉的言论,而且称其为“忠言”。
这趋利避害玩得叫一个溜。
不论是钟繇还是贾诩,在曹丕心中的地位都是很高的。
昔日曹丕听说钟繇有块玉,想要又不好明说,就托人去暗示,钟繇二话不说就将玉给了曹丕。
以小见大,足见二人情谊。
贾诩则是直接支持曹丕为世子的人。
昔日曹操私下询问贾诩曹丕和曹植谁适合当世子,贾诩直接来了一句“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的事”。
而如今。
贾诩已故,钟繇老迈。
大部分人都有个脾性,越是求而不得的就越在意。
故而。
死了的贾诩往日忠言,比活着的司马懿忠言更“顺耳”。
老迈的钟繇忠言,比健壮的司马懿忠言更“顺耳”。
曹丕亦如此。
这些劝谏的话若由司马懿直接说,曹丕又会被动触发“帝不听”,还有可能埋怨上司马懿。
可假借贾诩和钟繇之口,曹丕听起来就顺耳多了,或还会在心中来一句“悔不听太尉良言,方有今日之祸”。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