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们围着犁铧惊叹,抚摸着泛光的犁尖,仿佛捧着聚宝盆。
番薯推广遇到小波折。北方农户见块根埋在土里,不肯下种:“看不见果实,莫不是骗我们?”
虎娃带着试种成功的番薯来到市集,当众切开紫红的块根,灵脉甜味引得孩童们争抢:“生吃都甜!煮着更香!”
他用修灵笔在集市墙上画番薯生长图,银线红光演示从育苗到收获的全过程,农户们这才纷纷申领薯种。
夏末的田间已是另一番景象。开垦的荒田被灵脉光带分成整齐的区块,番薯藤蔓爬满砂土区,水稻在灵脉水渠旁抽穗,玉米秸秆挺直如卫兵。南宫云的观测仪扫描田地,屏幕显示灵脉能量均匀分布:“番薯的灵脉吸收率比普通作物高七成,就算天旱也能存活。”
她给农户分发测灵仪,“红灯亮时浇水,绿灯亮时施肥,保准丰收。”
秋收时节,南京城外的试验田迎来验收。周益的算筹悬浮在田垄上空,竹片绿光扫过番薯地,立刻算出亩产:“改良番薯亩产一千二百斤!”
老农们挖出的块根堆成小山,最大的竟有孩童脑袋大,表皮泛着灵脉紫光。李火旺亲手摘下玉米,颗粒饱满如珍珠,狼头护腕的红光与玉米须的金光相融:“这便是百姓的福气。”
减免赋税让农户底气十足。苏州农户王二麻子将首茬番薯晒干入窖,家里的粮仓第一次装到顶:“以前缴完税只剩半仓,今年全留着!还能换些布匹给娃做新衣。”
各地县衙的垦荒登记册堆成小山,新增垦田已达百万亩,灵脉农具的订单排到了明年春耕。
周益在朝堂展示算筹预测成果:三维投影中,三年后的粮仓群比现在扩大一倍,运输粮船在运河上连成线。“按当前进度,明年秋收可储粮千万石,第三年实现粮食自给有余。”
他调出各地丰收报喜文书,每封都盖着灵脉朱砂印,“百姓已在田头立‘恩粮碑’,刻着‘免赋三年,仓廪渐满’。”
虎娃的修灵笔在丰收图谱上画满谷穗,每个穗粒都点着红光:“它们在唱歌呢!”
南宫云补充道:“灵脉监测显示,农户的喜悦让土地灵脉更活跃,明年收成有望再增一成。”
殿外传来漕运司的消息,首批储备粮已入南京国库,麻袋上的
“明”
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史官在简牍上记下这历史性的丰收:“启元三年秋,帝推垦荒免赋之策,推广番薯新种,周益以算筹预测丰歉。是岁,新开荒田获大熟,番薯亩产千斤,百姓始知新朝之仁。史载:‘田无荒土,仓有余粮,灵脉助耕,民心始安。’”
竹简旁画着算筹与番薯的合璧图,绿光与红光交织成饱满的谷穗形状。
李火旺站在丰收的田垄上,望着农户们扬场的身影。周益递上明年的种植规划:“准备推广双季稻,再引入棉花,让百姓有粮吃、有衣穿。”
远处的灵脉闭环泛着丰收的金色,将田地、村庄、城池连为一体。风中传来孩童们新编的歌谣:“免赋税,种番薯,新朝年景年年足。”
这歌声里,藏着新朝最坚实的根基。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