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唐朝败家子主角几个女人 > 第210部分(第2页)

第210部分(第2页)

果不其然,侍女的呼唤声已经在山坡下响起,并且越来越近。李安宁不得不忍痛推开谢逸,起身快速穿衣,然后走向水潭边,低声道:“我没事,沐浴一番甚是舒坦,我们回去吧……”

“是,天色已晚,也确实该回去了。”侍女连忙上前引路,侍候李安宁返回白云观。

也幸得天色已晚,侍女才没有看见李安宁脸上的红晕,否则一定会很好奇,郡主明明刚刚在凉水中沐浴,怎么会脸红发热呢?

好在一切,都随着黑暗而隐没在外。

昏暗之中,谢逸走到了水潭边,瞧着渐渐远去的李安宁,心中越发歉然。也许小郡主离去之时也依依不舍,甚至是一步三回头,也不知下次相见会是什么时候。

唉!

长此以往,确实不是办法,不为别的,就为了李安宁,眼前的局面也必须得早些有个了结。

这储君之位就不能长久空悬,更不能让某些人有可趁之机,万一李二陛下一时糊涂,做出什么不理智的决断,自己可就要悔恨千古了。(未完待续。)

第四〇七章 魏王府的臭气将

自打李承乾离开长安,标志着大唐了储君之位彻底空悬,自然也就有人行动起来。

魏王李泰最近入宫的频率明显比较高,理由是一子亡,一子流,父皇最近难免伤心,身为人子自当多进宫探望陪伴,尽孝道。

据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魏王殿下似乎也很合皇帝陛下的心思,父子间相处十分融洽。随着魏王入宫的次数增多,李二陛下阴沉的脸上也终于开始有了笑意。

这便是一个明显的讯号,这个时候某个皇子格外得宠意味着什么呢?

所以朝野之间很多人都在想,看样子魏王殿下入主东宫了,这倒也不奇怪,魏王乃是文德长孙皇后嫡出二子。

按照继承制度,嫡长子李承乾出事之后,皇位由嫡二子继位很合乎情理。更何况魏王殿下本身文才璀璨,在朝野的威望甚高。

至于先前流传说废太子李承乾指控他谋储之事,如今也随着李泰为李承乾求情而烟消云散。

如今皇帝陛下对魏王如此宠爱,似乎足以说明问题,储君之位似乎就是李泰的囊中之物。

时间略微久一点,李泰本人也有了这种错觉,为此他特意寻了个机会,扑在父皇怀中请立为太子。

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多岁的胖子扑在自己父亲怀中撒娇,求取东西的场景,反正李泰确实这么干了,史书上也记载的十分明确,言之凿凿。

当此之时,李二陛下险些直接答应,最终却没有明确表态。

这种态度一下子让李泰有些慌乱,有些不安,父皇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明明对自己这般宠爱,委以重任。信任有加。

在所有人眼里,这就是储君该有的待遇,可为什么到最后在关键问题上却不点头,就是不给自己这个名分?

难不成父皇都是装的?可是相处日久,李泰很确定父皇眼中的慈父情怀不是装出来的。看自己和看晋阳公主李明达完全是同一个眼神,这就是父亲对儿女的疼爱。

可是为什么?

父皇是不打算将皇位传给自己?还是不打算现在立储,或者将要在考察自己一段时间?

摸不着父皇的心思,李泰一时间就像是丈二的和尚,心中越发忐忑不安。

“父皇此举究竟是为什么呢?”魏王府里,李泰轻声询问。

刘轩也有些许不解。当李承乾被废之后,皇帝的一系列表现让他以为储君之位非李泰莫属了。

但是这个小小的变故却一下子让他们都有些许紧张和忐忑,刘轩沉吟道:“莫非是陛下听到了什么风声?”

究竟是什么风声他们自己心里有数,李泰现实略微紧张,随后摇头道:“不会的,要是父皇察觉到什么,恐怕就不会是如今这个态度了。本王倒是觉得,父皇也许在顾虑什么,可是顾虑什么呢?”

刘轩也不禁开始暗自揣度。却始终给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沉吟许久之后说道:“属下说不上来,这种事最好是咨询一下杜长史。”

“是,杜长史见多识广。肯定能够把握到父皇的心意,但他如今不在长安,所以此事……”李泰无奈地摇摇头,甚为遗憾。

杜楚客是工部尚书。前段时间黄河发了大水,洛阳以东的运河因而毁坏,影响了漕船通行。长安人口众多。粮食全部依赖从江南而来的漕运,要是出了问题,长安军民就要饿肚子了。

所以尽快修复运河是天大的事情,他这个工部尚书不得不急匆匆地前去,主持维修大事。以至于不在长安,顾不上魏王府的大小事宜,让李泰问计无门。

一个重要的智囊很要紧,尤其是一个见多识广,能够在纷繁的水雾里看透真相的智囊就更少了。

朝堂上这样的人倒是不少,但都是位列宰辅,三公九卿,断然不会轻易掺和到皇子之中,更不会轻易在立储的事情上轻举妄动。

运气好了是从龙之功,运气不好了会是什么下场?侯君集的前车之鉴犹在,时时警醒。

对于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而言,将来无论是哪个皇子登基,都少不得依赖重用他们,何必为了更进一步而冒险呢?

当然了,其中也不乏有些许特殊之人,出于某些特殊原因会对储君之位有想法,但也都十分谨慎。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