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点点头:“属下略有耳闻,听说那年有考生买通考官,篡改了试卷名次。”
“正是。”曾公亮脸色凝重起来,“那年有个考生叫刘几,仗着家里有权有势,买通了阅卷官,把自己的试卷评为第一。后来复试时,欧阳大人发现他的文风浮夸,与初试时大相径庭,起了疑心,仔细一查才发现了舞弊行为。结果刘几被取消资格,流放岭南,那名阅卷官也被削职为民,永不录用。”
赵安这才明白,原来每一项制度背后,都可能藏着一桩桩舞弊案件和朝廷的苦心。他看着《贡院条制》上密密麻麻的条文,忽然觉得这些冰冷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里面不仅有朝廷的智慧,更有无数读书人的命运。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安又接触到了更多关于科举防弊的细节。他发现考生进入贡院时,不仅要搜查身体和考篮,连携带的蜡烛都要经过检查,防止有人在蜡烛里藏夹带。有一年真州科举,有考生把经文刻在指甲盖上,结果被搜检官发现,当场取消了考试资格。
他还了解到,朝廷为了防止考官偏袒同乡,实行了“别头试”制度。如果考官有亲戚参加考试,必须回避,由其他考官负责阅卷。真宗年间,有位考官隐瞒了与考生的亲戚关系,被人揭发后,不仅自己被罢官,连他推荐的考生也被取消了成绩。
这天,赵安奉命去贡院送文件,正好赶上新一轮科举的搜检工作。他看到搜检官们正在对考生进行严格的检查,有的考生因为穿了件有夹层的长衫,被要求当场脱下来检查;有的考生带的砚台被怀疑有问题,被搜检官敲碎了查看。虽然过程严格,但考生们都很配合,没有人抱怨。
赵安走到一个搜检点,看到一个老秀才正被搜查。老秀才头发花白,背有些驼,考篮里除了笔墨纸砚,只有几个干硬的窝头。搜检官仔细检查了他的长衫和考篮,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就让他进去了。老秀才走进贡院时,还回头对搜检官作了个揖,脸上带着理解和感激的笑容。
赵安看着这一幕,心里忽然明白了。朝廷的防弊制度虽然严格,但并不是为了刁难考生,而是为了给所有考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只有杜绝了舞弊行为,才能让真正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不管他出身贫寒还是富贵。
从贡院回来的路上,赵安路过一家书店,看到里面挤满了考生,都在购买最新的科举用书。他想起自己当年备考的日子,想起那些挑灯夜读的夜晚,心里感慨万千。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严格的防弊制度,像他这样出身贫寒的读书人,才有机会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回到吏部,赵安把自己的感悟写了下来,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朝廷的科举制度和防弊苦心。
科举之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制度公平,总有一天,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
第六章考场新弊
转眼间,赵安在吏部工作已有两年。这两年里,他工作勤奋,为人正直,深得上司和同事的赏识。嘉佑四年,朝廷决定举行新一轮科举,赵安因为熟悉科举制度,被任命为贡院的巡考官,负责考场的纪律维护。
接到任命时,赵安既激动又紧张。他终于有机会亲身参与到科举考试中,为维护科举的公平公正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想起自己当年参加科举的情景,暗暗发誓一定要严格执法,不让任何舞弊行为得逞。
科举开考前,赵安和其他巡考官一起,对贡院进行了彻底的清查。他们仔细检查了每个号舍的墙壁、桌椅、床板,封堵了所有可能藏东西的缝隙。还对贡院的卫兵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强调了考场纪律的重要性。
考试开始后,赵安每天都在号舍区巡逻,密切关注着考生们的动态。他看到有的考生奋笔疾书,有的考生凝神思索,有的考生因为紧张而手足无措,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然而,就在考试进行到第二天时,赵安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在巡逻时,看到一个考生总是时不时地抬头看窗外的老槐树,而且每次看的时间都很有规律。赵安心里起了疑心,不动声色地观察起来。
果然,没过多久,一只鸽子落在了老槐树上,嘴里还叼着一个小纸条。那考生看到鸽子,立刻假装去窗户边透气,趁巡考官不注意,飞快地从鸽子嘴里取下纸条,藏进了袖子里。
赵安心里一紧,立刻悄悄走了过去。当他走到那考生的号舍前时,那考生正慌慌张张地把纸条往嘴里塞。赵安大喝一声:“住手!”
那考生吓了一跳,纸条掉在了地上。赵安捡起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几首诗和几句经义,正是当天考试的重点内容。
“大胆!竟敢用飞鸽传书作弊!”赵安厉声说道,“跟我走!”
那考生吓得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人饶命!我再也不敢了!”
赵安不为所动,把他押了出去。经过审讯得知,这考生名叫王二麻子,家里是开镖局的,专门训练了信鸽用来传递消息。他买通了贡院外的人,让他们根据试题内容传递答案。
这件事让赵安意识到,作弊手段也在不断翻新,朝廷的防弊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他立刻把这件事报告给了主考官欧阳修,建议加强贡院周围的警戒,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欧阳修采纳了赵安的建议,立刻下令增派卫兵在贡院周围巡逻,射杀所有靠近贡院的鸟类,还在贡院的围墙上加设了铁丝网。同时,他还让人仔细调查王二麻子的同党,结果又揪出了三个用同样手段作弊的考生,都依法进行了严惩。
考试结束后,欧阳修专门召见了赵安,对他进行了表扬:“赵安,这次多亏了你细心观察,才发现了这起作弊案件。你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朝廷的信任。”
赵安连忙行礼:“大人过奖了,这是属下的职责所在。不过属下认为,随着作弊手段的不断翻新,我们的防弊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
欧阳修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这次的飞鸽传书就是个新问题,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赵安想了想说:“属下认为,可以在贡院周围设立禁飞区,严禁任何鸟类靠近。同时,要加强对考生的身份核查,防止有人冒名顶替。另外,还可以借鉴‘誊录’制度,对考生的笔迹进行备案,防止有人请人代考。”
欧阳修听得连连点头:“好主意!你这些建议都很有价值,我会向朝廷禀明,完善科举制度。”
这次经历让赵安深刻认识到,维护科举的公平公正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不断地与作弊行为作斗争。
只要有利益的诱惑,就会有人铤而走险,而朝廷的防弊制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第七章防弊新策
嘉佑四年的科举结束后,赵安因为在维护考场纪律方面表现突出,被晋升为吏部主事。他没有忘记在贡院发现的飞鸽传书作弊案,多次向朝廷上书,建议完善科举防弊制度。
他的建议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宋仁宗下令让欧阳修、韩琦等大臣组成专门的小组,研究科举防弊的新对策。赵安作为吏部主事,也参与了这次研究。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