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工程开工后,范仲淹每日都在工地上监工。他穿着粗布短打,和工人们一起挖淤泥、运石块,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消息传到京城,吕夷简正在府中看西湖的地图。他指着地图上的西湖,对身边的小厮说:“范仲淹这是在给自己铺路啊。修好了西湖,他在百姓中的威望就更高了。”
小厮笑道:“相爷,不如我们再给范仲淹使个绊子?就说他挪用公款修堤。”
吕夷简摇了摇头:“不行。范仲淹把账本做得滴水不漏,我们找不到把柄。再说,他修西湖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要是我们阻拦,定会惹百姓不满。”
他顿了顿,又道:“去给杭州的盐铁转运使送封信,让他故意拖延粮草和银两的调拨,看看范仲淹怎么应对。”
盐铁转运使接到信后,果然故意刁难。工程需要的粮草和银两迟迟不到,工人们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
范仲淹得知情况后,没有发怒。他让人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又向杭州的富户借了些钱,先给工人们发了工钱和粮食。然后,他写了一封奏折,详细说明了粮草和银两拖延的情况,还附上了盐铁转运使的公文。
仁宗看了奏折,勃然大怒:“盐铁转运使竟敢故意刁难范爱卿,实在可恶!”当即下旨,把盐铁转运使贬为庶民,还派专人押送粮草和银两前往杭州。
粮草和银两送到工地那天,工人们欢呼雀跃。范仲淹站在工地上,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粮草和银两,嘴角泛起一丝笑容。他知道,自己又赢了一局。
半年后,西湖疏浚工程完工。一条长长的堤坝横亘在西湖上,把西湖分成了内外两湖。堤坝上种满了柳树和桃树,春风一吹,柳丝摇曳,桃花盛开,美不胜收。百姓们为了纪念范仲淹,把这条堤坝叫做“范公堤”。
消息传到京城,吕夷简正在府中赏花。
他看着院子里盛开的桃花,忽然笑了:“范仲淹这小子,倒是有几分本事。”
第十章宫变惊魂:龙椅旁的博弈
庆历三年,仁宗病重。朝堂上下人心惶惶,不少大臣都在暗中谋划,想要扶持年幼的太子登基,自己好独掌大权。
吕夷简知道,这是他巩固权力的最佳时机。他暗中联络了杨淑妃,许诺若是太子登基,就尊她为太后,让她垂帘听政。杨淑妃喜出望外,当即答应与吕夷简合作。
可没过多久,吕夷简就收到消息,说范仲淹要回京了。仁宗病重时,想起了范仲淹的好,下旨召他回京任参知政事。
吕夷简心里咯噔一下。范仲淹威望极高,要是他回京,定会成为自己的绊脚石。他当即决定,提前发动宫变。
这日深夜,吕夷简带着禁军统领,率领三千禁军包围了皇宫。他让人打开宫门,直奔仁宗的寝宫。
寝宫门口,范仲淹正带着几个侍卫守在那里。他刚回京,就听到了禁军异动的消息,连忙赶来护驾。
“吕相,深夜带兵入宫,意欲何为?”范仲淹拔出佩剑,眼神冰冷。
吕夷简勒住马缰,冷笑一声:“陛下病重,太子年幼,我是来护驾的。范仲淹,你快让开,不然休怪我不客气!”
“护驾?”范仲淹冷哼一声,“陛下正在熟睡,你带着三千禁军入宫,分明是想谋反!”
两人僵持不下时,寝宫的门忽然打开了。仁宗穿着龙袍,扶着太监的手走了出来。他虽然面色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
“吕夷简,你好大的胆子!”仁宗怒喝,声音虽弱,却带着威严。
吕夷简吓得从马上摔了下来,连忙跪在地上:“陛下,臣是冤枉的!臣只是听说宫中有异动,才带兵前来护驾!”
“异动?”仁宗指着他身后的禁军,“这三千禁军就是你说的异动?”
杨淑妃也从寝宫里走出来,见仁宗醒着,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跪在地上:“陛下,臣妾什么都不知道,都是吕夷简逼我的!”
吕夷简看着杨淑妃反水,心里凉了半截。他知道,自己这次栽了。
范仲淹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吕夷简勾结杨淑妃,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请陛下严惩!”
仁宗看着跪在地上的吕夷简,又看了看身边的范仲淹,深深吸了一口气:“把吕夷简贬为许州知州,杨淑妃打入冷宫!禁军统领革职查办!”
侍卫们上前,把吕夷简和杨淑妃拖了下去。
吕夷简回头望着仁宗的背影,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范仲淹,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
他机关算尽,最终还是输给了范仲淹。
第十一章许州晚秋:病榻前的真相
吕夷简到许州后,整日闭门不出。他年事已高,又经此打击,身体一天比一天差。
这日,小厮进来禀报:“相爷,范仲淹来看您了。”
吕夷简愣了一下,随即摆了摆手:“不见!我不想见他!”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