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及其作品
十六、白居易
小传: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gui规音)(在今陕西渭南县境)人。
800年(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刺杀宰相武元衡,居易上书请即捕贼,为当政者所恶,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内召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部、太子少傅等职。以刑部尚书致仕。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的诗除了他自己所谓“闲适”诗外,最有价值的还是早年所写的许多讽喻诗,其中最有名的如《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谴责宦官、藩镇互相勾结,危害人民和国家。
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特别鲜明突出,前后脉络联系,达到叙事诗的空前的熟练程度,开辟了歌行体的新道路。
白诗的风格,深入浅出,以平易通俗着称。尤其是古体诗,意到笔随,没有雕琢拼凑的痕迹。
白居易的作品
1)《轻肥》
原诗: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释义:
本诗揭露当时达官显宦们的骄横气势和他们生活的阔绰、豪奢。正当他们“食饱”、“酒酣”之际,而江南却是大旱饥荒,老百姓饿到人吃人的地步。
反映了对权势者的不满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作者采取把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生活作强烈对比的手法,揭示全诗的主题思想。
译文(参考):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