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连送菜的农夫,都能指着告示上的“酌情处置”四个字,不屑地说道:“这分明就是准备欺负人嘛!”
县城,一家热闹的茶楼。
周铁嘴精神抖擞地站在台上,口若悬河地讲述着新段子《清查记》。
“话说,这位钦差师爷,那是官腔十足,架势吓人。可他万万没想到,刚下乡就被一群村童给考倒了!”周铁嘴绘声绘色地模仿着当时的场景。
“孩子们问他:‘您说‘奉旨稽核’,可有圣旨编号?您盖的章,为何比户部规制小三分?’”
台下听众哄堂大笑,纷纷模仿着孩子们的语气,提问着各种刁钻的问题。
周铁嘴的新段子,迅速成为了县城最热门的话题。
人们在欢笑之余,也开始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产生了质疑。
当真正的朝廷使者抵达县城时,迎接他们的,不是夹道欢迎的百姓,而是源源不断的“请教帖”。
这些“请教帖”上,密密麻麻地列满了各种条文疑问,让差役们应接不暇,疲惫不堪。
使者们这才发现,他们想要轻松进入村落,收缴那些所谓的“非法私文”,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皓记酒馆。
陈皓站在酒馆正厅中央,望着那幅悬挂在墙上的《民书流向图》,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幅图,是李芊芊耗费数日心血,整理出来的。
它详细记录了近三年来,所有共济文书的流转情况,每一份文本的起点、传递路径,以及最终的归宿,都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标注得清清楚楚。
整幅图,犹如一张巨大的蛛网,将北岭一带的百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陈皓特意邀请了王老板,带着几位外地客商,前来酒馆“偶然”目睹这幅图。
“王老板,您看,这就是我们‘皓记’的‘生意账网’。”陈皓笑着向客商们解释道,“有了这张图,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每一批货物的去向,确保每一笔交易的安全。”
客商们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
但他们却从陈皓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自信和掌控力。
王老板心领神会,在一旁补充道:“陈掌柜的这套方法,可是厉害得很。有了它,就算是再狡猾的商人,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客商们纷纷点头称赞,对陈皓更加敬佩。
陈皓之所以煞费苦心地向外地客商展示这幅《民书流向图》,目的只有一个——让那些有心之人知道,共济文书不仅仅是百姓们用来记录赋税的工具,更是他们连接彼此、保护自己的纽带。
太阳逐渐西沉,将天空染成一片金红色。
陈皓站在酒馆门口,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默默地盘算着。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到来。
刘推官,这位身处道德与权力夹缝中的县城佐官,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他会选择与朝廷使者同流合污,还是会坚守内心的良知,站在百姓这一边?
陈皓深吸一口气
就在这时,一名伙计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陈皓的眉头微微一皱,
“知道了。”他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听不出任何情绪。
他转过身,走进酒馆,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背影。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