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蜀珀蝉鸣 三星堆古玉人记事下卷(第2页)

蜀珀蝉鸣 三星堆古玉人记事下卷(第2页)

石生、柏父和阿竹也跟着走了过去。石生看着坑底的兰草,忽然想起母亲晒兰草时的样子,母亲说“兰草能养神,让神魄在地下也能安睡”;柏父则盯着坑边的玉璋,那是他雕的,璋上的蝉纹与琥珀坠的纹一模一样,他想,这样一来,琥珀坠在地下,也不会孤单;阿竹手里攥着一片桂叶,是早上从桂树上摘的,他轻轻把桂叶放在琥珀坠旁边,小声说:“蝉神,我把桂花送给你,你在地下,也能闻到香味。”

大祭司把琥珀坠放进坑底的玉匣里,玉匣是柏父特意为琥珀坠雕的,匣盖内侧刻着一行小字,是用古蜀的文字刻的:“癸巳年秋,蝉神归位,待千年后,见此珀者,知我蜀魂。”盖好匣盖,大祭司挥了挥手,巫祝们开始往坑里填土,土是用岷江的细土和粟米壳混在一起的,踩上去软软的,像给神魄盖了层被子。

填土的时候,所有人都跪了下来,双手放在地上,嘴里念着祈愿的话。夕阳的光落在他们身上,落在填土的巫祝身上,落在慢慢被土盖住的祭坑上,像给这场千年的约定,盖上了印。石生抬起头,望着岷山,山风裹着蝉鸣,清越得像琥珀坠发出的声;柏父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千年后,有人挖开这坑,看见琥珀坠时的惊讶;阿竹则在心里想,等他长大了,也要像师父一样,雕出能通神的器物,让后世的人,也知道古蜀的蝉神。

时光一晃,就是三千多年。1986年,四川广汉,考古队员的手铲碰到了坚硬的东西——是那个玉匣。打开匣盖的那一刻,蜜色的光从琥珀里漫出来,落在考古队员的脸上,内里的蝉依然清晰,翅脉上的纹像刚刻上去一样。队员们惊呼起来,他们拿着放大镜,看着琥珀上的蝉纹,看着匣盖内侧的古蜀文字,忽然明白,这枚琥珀坠,是三千年前的古蜀人,写给他们的一封信。

结语

蜀珀蝉鸣,鸣的是三千年的时光。那枚心形的琥珀,裹着一只蝉,从商代晚期的岷山崖壁,到三星堆的祭台,再到现代考古的探方里,它像一个沉默的信使,带着古蜀人的信仰、智慧与诗意,穿越了岁月的尘埃。

古蜀人用犀刀琢纹,用兰草养神,用祭仪通天地,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祈愿,都刻进了琥珀的蝉纹里。那不是简单的器物,是他们与天地对话的桥,是他们留给后世的魂。当现代的我们捧着这枚琥珀,看见内里的蝉时,仿佛还能听见三星堆祭台上的骨笛声、玉磬声,还能看见石生采珀的身影、柏父刻刀的轻颤、阿竹眼里的光。

琥珀会老吗?会的,它会在时光里慢慢氧化,光会淡,纹会浅。但古蜀人的魂不会老,那藏在蝉纹里的敬畏与诗意,会像岷江的水,一直流下去,流进每一个看见这枚琥珀的人心里。

赞诗

岷山孕珀裹蝉魂,

蜀地千年祭日昏。

犀刀琢出通神纹,

兰草熏香护魄温。

祭台金面承天语,

坑底玉匣藏古痕。

今朝见此蜜色宝,

方知蜀魂未离根。

尾章

夕阳下的三星堆博物馆里,那枚蝉纹琥珀坠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展柜的灯光像当年祭台上的阳光,裹着蜜色的光,让内里的蝉仿佛又活了过来。游客们围着展柜,小声议论着,有人拿着手机拍照,有人对着琥珀发呆,还有小孩子拉着父母的手,问“这里面的蝉,是不是还会叫呀?”

讲解员指着琥珀,慢慢地讲着它的故事:“这枚琥珀来自商代晚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琥珀制品。三千年前,古蜀人把它当作神魄,在祭台上祈求风调雨顺;三千年后,它在这里,告诉我们三千年前的古蜀文明,有多璀璨。”

有个老人站在展柜前,看了很久。他的手里拿着一块玉,玉上刻着蝉纹,是他自己雕的。他摸着玉上的纹,又看着琥珀里的蝉,忽然笑了——他想起小时候,爷爷给他讲的蝉的故事,爷爷说“蝉能活千年,能通神”,那时他不信,现在信了。

展柜里的琥珀,好像也看见了老人的笑,光轻轻晃了一下,像蝉翅的轻颤。这是一场跨越三千年的对话,古蜀人用琥珀写下的诗,在今天,终于被读懂了。而那枚琥珀,还会继续等下去,等更多的人,来听它讲三星堆的故事,讲古蜀人的魂,讲时光里永远不会散的,蝉鸣与诗意。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